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31年前,开“京A00001”的中国第一位法拉利车主,后来怎样了?
2025-08-19

财富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场修行。

1992年,那个在天安门广场前,站在“京A00001”号法拉利旁的男人,让全世界看见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他叫李晓华,出身普通,却凭借敏锐和勇气闯出一片天地。他的故事,表面上是一个“首位中国法拉利车主”的传奇,其实更深处,是一个人如何在时代洪流里,用胆识换取机遇,用慈善回应社会,用人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三十一年过去,很多人记得那辆法拉利,记得照片的气派,却未必记得他真正留下的东西。财富会散去,热闹会淡去,能留下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回应。

一个人站在天安门前,车在侧,人昂首,那是时代的象征,也是个体命运的剪影。李晓华出生于北京的工人家庭,从小就知道贫穷的滋味。跑步上下学、在北大荒挥洒青春、回京后做过搬运工、炊事员,他都经历过。真正的转折,是1979年的改革开放。当别人还在犹豫,他已经在市场的浪潮里试水,贩卖衣服,买冷饮机,开录像厅,每一步都敢为人先。那时的他,不是仅仅想挣口饭吃,而是心底有股劲: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样子。因为经历过贫穷,他对机会有敏锐的嗅觉;因为尝过饥饿,他比别人更能忍受冒险的风险。于是,当冷饮机带来暴利时,他立刻转身投入录像厅;当录像厅火爆一时,他又把眼光放到海外。财富的积累只是表象,真正支撑他走下去的,是一种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到日本刷盘子、学管理,看似委屈,实则是他最清醒的选择。他知道,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懂得学习,不懂得沉下心,就会迷失。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和历练中,他抓住了“章光101”的机会,把一瓶4美金的生发液卖到200美金,震惊日本。他赚到第一个亿,成为中国最早的亿万富翁。可真正让人惊叹的,并不是钱,而是他背后的眼光与胆识。他敢孤注一掷修一条没人要的公路,最后因为大油田的消息反转命运;他敢在香港低谷时买楼,最后随着回归的春风获得丰厚回报。这些故事让人看得热血澎湃,但细想之下,能支撑他不断冒险的,是一颗笃定的心。他并不是盲目赌徒,而是能在风浪里找到方向,能在暗夜里看到光亮。

真正的顿悟,不在于他买过多少豪车,挣过多少财富,而在于他明白了财富的归宿。1992年,买下法拉利的同时,他也拿出200万捐给希望工程,帮助孩子读书。此后几十年里,他累计捐款超过6亿,资助无数失学儿童,设立教师奖励基金,还因此被称为“世界和平使者”。他曾说:“财富取之于社会,理应用之于社会。多做一些慈善,企业家的人生才不会虚度。”这句话,道出了他真正的信念。车只是车,豪华也只是豪华,真正能留下的,是在别人需要时伸出的手,是在时代洪流中不忘社会的责任。很多富豪选择藏富,选择隐身,他也选择低调到要求胡润把名字从榜单上删除。因为他明白,财富的意义不在镁光灯下,而在心安理得中。

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看见,那张天安门前的照片,不只是中国人买得起法拉利的炫耀,而是一个人如何从贫寒走向丰盈,再从丰盈走向慈悲的缩影。财富来来去去,名声起起落落,唯一能带走的,是这一生做过的善举,是心中留下的温度。修行,不一定是在山林,不一定是在庙宇,它也可以是在市场的拼杀中保持赤子心,在财富的聚散里保持慈悲心。李晓华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开过什么车,而是在人生的每一段路上,能否活得无愧、走得自在。财富如浪,慈善如岸,当浪奔浪涌之后,还能安然靠岸,这才是修行的终极智慧。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福布斯富豪榜背后的秘密》(原名《The Billionaire Who Wasn't: How Chuck Feeney Made and Gave Away a Fortune Without Anyone Knowing》作者 Conor O'Clery,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讲述了“隐形慈善家”查克·费尼如何将财富全部捐赠,和李晓华的人生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