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为什么公司里的好员工走掉了?
2025-08-19

人走不是因为懒,是因为心凉。

公司里好员工为什么会走?很多老板、很多管理者都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最用心、最努力的那群人,为什么他们却比别人更快地离开?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不从算账的表格,也不从管理的技巧出发,而是从人心来探一探。人为什么要留下?人为什么要走开?这一切,答案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情理之中。

当我们细细咀嚼这篇文章里的话语,会发现它背后其实在谈三层道理:一是利益不平衡,二是尊重被忽略,三是信任没建立。而所有的道理,归根到底,都是一句话:人心向背,决定去留。

起。
在任何一个公司里,留下的员工不见得是最强的,但一定是心里愿意留下的。能力强的人、肯干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在市场上有位置,他们也懂得自己能卖多少钱。可是一旦他们觉得在公司里付出和收获不对等,觉得心里受了委屈,他们就会走。钱,是最直观的衡量。努力了一年两年,却发现涨幅还赶不上新来的同事;熬了好几个项目,却发现回报不如一个外面挖来的人。人不是傻的,心里自然要打算盘。钱给少了,是第一根刺。

但钱并不是唯一的刺。更深的刺,叫做委屈。委屈不一定能用数字来算,它往往来自不公平。别人干得不如我,却分得比我多,这是分配的不公。评估没有透明度,升迁没有理由,这是程序的不公。领导说话看人下菜,对人不对事,这是人际的不公。委屈久了,心冷了。人一旦心冷了,钱再多也没法捂热。于是,好员工走掉了。

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当下,这个话题会被反复提及?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得到那么多转发和共鸣?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动的阶段。经济波动,行业更新,很多公司面临不确定。老板焦虑,员工更焦虑。留下的,要么是还没找到出口,要么是舍不得稳定。可一旦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转身就走,不带一点犹豫。

我们常说,公司和员工是雇佣关系,其实这句话只对了一半。雇佣关系太浅,它只是把人当成一种成本。而真正能留住人的关系,不是雇佣,而是合作,是共担,是心里有你、有我。文章里说到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其实就是一个渐进的逻辑:先让员工觉得吃得饱,再让他看到未来,最后让他相信你我同心。

利益共同体是根基。一个员工在北京,4000块底薪只能蜷缩在地下室,6000块底薪就能吃上鸡腿。这不是笑话,这是现实。人要活着,才谈得上梦想。若连温饱都不能保障,再高远的愿景都是空的。责任共同体是向上走的梯子。一个人干得好,要能被看见,要能被公平对待。看见了、被扶持了,他才会有劲往前跑。命运共同体是最高境界,是在危难时能彼此扶持。文章里提到疫情时的例子,高管自愿降薪,员工愿意晚拿工资,供应商愿意延后付款,才撑过了难关。这就是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顿悟。
真正让人心头一震的地方在于:好员工不是留不住,而是公司没有创造留下的条件。人性是相通的,所有的出走,都不是偶然。好员工之所以走,不是因为他们想背叛,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归属。没有归属,就没有忠诚。忠诚,不是签在合同里的,而是写在心里的。

你想要别人把心交给你,先得拿出你的诚意。诚意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落在行动里。薪酬要有市场竞争力,制度要公开透明,领导要以事论人。你不能只在年会上讲“我们是一家人”,平日里却斤斤计较,不顾员工死活。你不能一边要求员工拼命,一边暗地里设限,让他们看不到未来。你不能口口声声说“共渡难关”,却自己独享利润,把员工当消耗品。人心是最敏感的东西,你有没有真心,员工一眼就看得出。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里讲的并不是冷冰冰的管理技巧,而是一个“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善意。一个公司若只靠制度,而没有道,制度再完备也留不住人。一个公司若有道,哪怕制度不够完美,员工也愿意跟着你走。因为人心认定了你。所谓的利益共同体,是身体的安稳;责任共同体,是心里的方向;命运共同体,是灵魂的依靠。三者叠加,才是真正完整的人心工程。

明理。
因此,答案就明白了:好员工走掉,并不是坏事,而是一次提醒。它提醒每一个组织,每一个老板:不要把人当作工具,不要把关系简化成数字。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心是有温度的。一个公司若只算账不讲情,迟早会失去最宝贵的人才。反过来,如果一个公司能真心实意为员工着想,能把公平和尊重落实到点滴之间,能在危难时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那么这个公司自然会强大。因为好员工不仅不会走,还会拉着更多的人一起来。

文章写到最后说,其实不是好员工留不住,而是公司没有为他们创造留下的条件。这句话就是明理之处。修行告诉我们,境由心生。一个人之所以愿意留下,是因为他心里有安处。他看见了自己的价值,看见了自己的未来,看见了自己与这个组织的共同命运。他不再只是一个“打工人”,而是一个同行者。那时候,留人不需要强留,人心自然会安定。

所以,答案不在外面,在里面。老板与其每天焦虑“为什么留不住”,不如先照照镜子,问一句:我有没有为他们创造留下的理由?当这个答案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开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这本书虽然谈的是个体的自由与关系,但放到职场同样适用。它让人看见,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尊重和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