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调豪门:富了135年,秘诀只有5个字
2025-08-19
守住规矩比守住钱更难,但唯有规矩才能守住百年。
读完李锦记家族的故事,心里很容易生出感慨:财富累积不稀奇,稀奇的是财富能跨越百年,还能代代递交下去。世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可他们一走就是五代、一百三十五年。秘诀只有五个字:思利及人。听上去像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但放到家族企业的运作和传承里,它却成了最有力的护身符。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太多人热衷于炫耀,却忽略了低调背后的坚守;太多家族企业只顾眼前,却没想过如何走得长远。
起初,这个传奇是从一次错误开始的。李锦裳因为忘了关火,意外熬出了一锅蚝油。失败与成功往往只差一念之间。他没有急着倒掉那锅“废物”,而是敢于试一口,结果发现是新味道。从此开创了一个产业。这一幕像极了生活的启示:很多时候,我们站在错误面前,只想着抱怨,却忘了可能藏着机会。蚝油的香气,不只是味觉的发现,也是提醒:人生中所谓的意外,有时正是天意的礼物。就像池田菊苗从海带汤里发现味精一样,世界的许多创造,都不是精心设计的,而是无心插柳的馈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老话因此有了活生生的注脚。
然而,财富的累积从来不是一路顺风。火灾让家业毁于一旦,兄弟反目的内战差点让公司分崩离析。第一次收购是为了守住父亲留下的基业,第二次收购则是在企业高速扩张时遭遇亲情背刺。两次“家族战争”,换来的几乎是企业的崩盘。但李文达硬是咬牙挺住,把传统作坊改造成现代化企业,把高端产品带进寻常百姓家。很多人以为打败家族企业的是外部竞争,其实常常是内部的人心。血脉最亲的人,有时比市场更致命。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后来要立下“家族宪法”。冷冰冰的条款,不是为了抹杀亲情,而是为了防止亲情毁掉事业。因为制度是冷的,但冷才能克制人性的热。
顿悟正是从这份冷里生出的温。宪法规定年轻人必须在外历练三到五年,不可直接依赖家族荫蔽;婚姻有约束,若触犯便剔除董事会;CEO甚至可以外聘,只要是最优秀的人才。听起来近乎苛刻,但正因如此,李氏家族规避了多数华人企业“人治重、法治轻”的弊病。他们靠规矩赢得长远,而不是靠情面维持表面。更难得的是,他们没有变成“守财奴”,而是不断反哺社会。从中学到大桥,从灾难捐赠到大学图书馆,他们把财富变成了公共的桥梁。思利及人,不是口号,而是把利益与别人共享,把成果与社会同享。钱可以散去,名声可以淡去,但信任会留下,善意会留下。
明理之后,我们便会懂得:李氏家族的故事不是豪门传奇,而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什么?照见了家族的长久不是靠财富,而是靠规矩;照见了企业的根基不是靠市场,而是靠文化;照见了人生的智慧不是靠一时的胜利,而是靠长远的坚持。这个家族能跨越五代,是因为他们没有让财富绑架自己,而是让制度约束自己;没有被虚荣吹起,而是以低调行事;没有让财富只留在家里,而是让财富流向社会。百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富过三代”的突破。
所以啊,真正的秘诀只有五个字:思利及人。它不只属于李锦记,也可以属于任何家庭、任何企业、任何一个人。钱财来来去去,唯有善与规矩,才是真正能守得长久的基业。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长寿公司:百年基业的长青之道》阿里·德·格斯著,中信出版社2000年出版。本书探讨了企业如何在制度与文化的支撑下跨越百年,和李氏家族的故事互为印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