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的休息靠放纵,高级的休息靠享受
2025-08-19
真正的休息不是放纵,而是让心灵和身体重新变得轻盈。
很多人常常把“玩”和“休息”混为一谈,觉得只要不工作就是在休息。于是周末熬夜打游戏、追剧到天亮,或者长假舟车劳顿去景点“打卡”,回来反倒更疲惫。于是感叹:休息比上班还累。其实,低级的休息是放纵自己,高级的休息是懂得享受自己。能不能休息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走得远。会休息不是懒惰,而是一种职业能力。会休息的人,懂得如何让自己恢复元气,懂得如何把劳累转化为力量。
回想我们身处的社会,每个人都像在高速运转的机器里。压力、焦虑、竞争,让人常常喘不过气。于是有人靠酒精、靠夜店、靠刷短视频来“休息”。可这些方式带来的是短暂的麻痹,醒来之后更空虚、更疲惫。真正的休息,应该像给电池充电,而不是透支电量。历史上的很多强者早已明白这个道理。拿破仑能在几分钟间隙里安然入睡,罗斯福能在见客前闭目养神,克林顿能在繁忙中坚持午休。这不是小技巧,而是一种智慧:休息和工作一样重要。正如列宁所说,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会休息,是一种专业,是一种能力,更是人生的必修课。
很多人困惑的地方在于,把“玩”当成“休息”。玩是为了开心,休息是为了恢复。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玩可以是通宵麻将、是狂欢聚会,那是痛快,但未必恢复。休息则是睡个好觉、晒晒太阳、出点汗、换个脑子。玩让你释放,休息让你修复。两者都需要,但要分清场合。想要健康地走远,必须让休息成为主动选择,而不是随便的放纵。比如写字累了,换成运动;脑力用尽了,转去做点家务;坐久了,出门走走。交叉切换,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休息。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正是这个意思。懂得交叉的人,不是硬撑,而是会在不同的节奏中找回新鲜感。你以为他们精力无限,其实他们只是会安排,会切换,会恢复。
而休息的最高级形态,是享受。享受不是奢侈,不是非要花很多钱,而是一种心态。你能在工作里找到乐趣,能在生活里品到滋味,每一天都不只是消耗,而是体验。喜欢的事变成工作,是一种幸运;工作被你喜欢上,是一种智慧。享受让人不再觉得过程是煎熬,而是旅程。人生不过九百个月,如果每一天都只是在熬,日子就太苦了。把目标当作点,把过程当作链。只盯着终点,会觉得辛苦;在过程中找到享受,就能长久坚持。高级的休息,不是逃避,不是沉溺,而是在忙碌中找到一种自在,一种轻松,一种愉悦。这样的人,越休息越有力量,越享受越能坚持,人生也因此越走越宽。
所以,别再说“没时间休息”。休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低级的休息靠放纵,醒来只剩空虚;高级的休息靠享受,醒来满是能量。学会好好休息,才能学会好好工作,学会好好生活。能休息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活的人。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休息的艺术》(克劳迪娅·哈蒙德 著,中信出版社,ISBN 9787521725828)。这本书基于全球“休息大调查”,总结了人们最有效的休息方式,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学会真正的放松与享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