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见实相?
2025-08-19
见实相,其实就是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很多人以为,所谓实相一定是高深的道理,只有在经卷里才能找到,只有在闭关或冥想中才能触及。其实不然。实相从不藏在远方,它就存在于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存在于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存在于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只是我们常常被欲望、执念、偏见遮住了眼睛,看见的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而是自己心里的投影。我们爱一个人,就在他身上贴满好看的标签,仿佛他无所不能;我们恨一个人,就在他身上放大所有缺点,仿佛他一无是处;我们遇到一个机会,就急急忙忙地幻想成一生的转机;我们遇到一个挫折,就立刻觉得这是彻底的坠落。这些其实都不是实相,而是我们心里起的幻相。于是人生大部分的痛苦,源自于我们把幻相当成实相,结果用力过猛,也受伤更深。
要见实相,第一步是承认我们常常看不清。心如同一面镜子,若尘土厚厚堆积,影像自然模糊。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被情绪推动,被欲望牵引,被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想象所裹挟。于是眼睛明明看着真实的景象,心却早已被带走。譬如春天的一树花,本来只是自然的盛开,我们却要在里面看见自己未遂的爱情,或是记忆里的离别;譬如一份工作,本来只是谋生的途径,我们却要在里面放进自尊、身份、价值感,然后因一点波动而惶惶不安。尘土不除,镜子就不会清明。承认模糊,是清明的开始。只有承认我们常常被幻象欺骗,才会生出真正想看清的心愿。
真正的顿悟,往往是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发生的。有的人在医院里看见生命的脆弱,才明白健康才是真实;有的人在失去亲友之后,才明白情感才是真实;有的人在追逐名利到极致的空虚之后,才明白安稳才是真实。顿悟的力量,就像忽然推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房间之外原来有广阔的天地。其实实相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不再用幻象去套它。我们终于懂得,花开只是花开,不必赋予它太多虚构的意义;失败只是失败,不必让它变成对自我的否定;别人的看法只是别人的看法,不必让它成为绑住自己的枷锁。实相往往很朴素,正因为朴素,才更有力量。看见实相的人,不再用幻想去装饰生活,而是以平常心去走日子。他们看清痛苦的根源,却不再逃避;他们看清快乐的无常,却依旧珍惜。
明理在于,我们终其一生修行,不是为了看见更美的幻相,而是为了能安心于实相。实相不会总是美好,它有枯萎,有离散,有不如意;但它也有静水流深的宁静,有微风拂面的轻柔,有点点滴滴的小确幸。实相就是不加修饰的存在,它让我们脚踏实地,不再空中楼阁。看清实相,不是要让我们消极避世,而是让我们更勇敢地活。因为当你知道了什么是真的,你就不会再被假的迷惑;当你知道了什么是根本的,你就不会再被枝节拖累。真正的自在,不是逃离,而是与实相同行。见实相,就是见世界,也就是见自己。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金刚经讲义》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本书以通俗语言阐释《金刚经》的智慧,尤其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要义,能够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何为实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