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所谓的人性,就是贪嗔痴慢疑。所谓的懂人性,就是知道众生皆如此。
2025-08-19

人活在世上,常常被自己心里的贪嗔痴慢疑牵着走。

人性是什么?它不是高深的词汇,不是玄奥的学问,而是每个人心里都绕不开的几股力气。看见好吃的会想多吃,看见好东西会想占有,这就是贪;遇到不顺心的事一肚子火,这就是嗔;明知道事情的因果,却偏要糊里糊涂往里钻,这就是痴;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点,暗地里生出骄傲,这就是慢;遇到路口拿不定主意,怀疑别人、怀疑自己,这就是疑。贪嗔痴慢疑,就像五条细细的绳子,缠绕在人的心上,牵得人起起落落、苦苦挣扎。懂人性,并不是说能把这些绳子割掉,而是明白众生皆被绳子所牵,谁也不例外。正是因为人人如此,我们才更能看见自己,看见别人,看见生命的实情。

当我们刚开始留心生活时,总以为自己特别,自己的烦恼、欲望和困惑都是独一份。后来慢慢发现,不管是街角的行人,还是高楼里的老板,心里装着的其实都差不多。吃的、穿的、钱财、名声、感情,每个人都在这些地方打转。朋友之间会因为一句话而误会,亲人之间会因为小小的财物而争吵,同事之间会因为一点职位的高低而心里酸楚。看似不同的人生际遇,背后却都绕不开这五个字:贪嗔痴慢疑。它们像五根弦,拨动了就有声音,只是高低不同。有人声音响亮,有人声音低沉,但终归无法无声。

当一个人不懂人性的时候,他会常常对别人的行为感到惊讶甚至愤怒。为什么他那么自私?为什么她那么计较?为什么对方总是反复无常?可一旦慢慢体会,才会发现这正是人性本然的表现。明白这一点,心里就会多一分宽容。懂人性,并不是要去批判别人,而是知道这是生命的共同处境。别人贪心的时候,不必急着责骂;别人发怒的时候,不必急着对抗;别人糊涂的时候,不必急着讥讽;别人傲慢的时候,不必急着嘲笑;别人犹疑的时候,不必急着轻视。因为这些我们自己也都有,只是表现的时机不同,浓淡不一样而已。

这种体会往往在一个顿悟的时刻显现。那一刻,人忽然明白,原来烦恼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看清楚人性。比如有人在争吵中把话说得很难听,你的第一反应是心里刺痛,想立刻还击。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他之所以发火,是因为被自己的嗔心控制,正如我们也常常如此。这样一想,火气就慢慢熄下去。又比如面对朋友的背叛,起初痛彻心扉,但若想到这背后不过是贪心使然,他也逃不出人性的规律,心里就不会一直揪着怨恨不放。

顿悟不是说从此不再被五绳缠绕,而是当被牵住时,心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再盲目挣扎。就像落水的人,如果不知道水的性质,会拼命扑腾,越扑腾越往下沉。但若明白水本就能浮物,放松身体,水反而托起自己。人性亦然,看清了它,不是要否认它,而是学着和它相处。贪来的时候,知道要节制一点;嗔来的时候,知道深呼吸一下;痴来的时候,知道提醒自己别执迷不悟;慢来的时候,知道心平一点;疑来的时候,知道尝试信任。一步一步练习,就是修行。

最后明理时,心会变得柔和。我们不再苛责别人,因为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是在五根绳子里打转。我们不再羞愧自己,因为知道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处境。懂人性,不是要超越人性,而是学会在其中安身立命。像庄子所说,顺物自然,反而自由。学会把别人当作镜子,看见他们的贪嗔痴慢疑,就是在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了,不再害怕,也不再迷惑。

于是,一个新的智慧生出:与其盯着别人的过,不如回过头来观照自己的心。与其盯着人性的黑暗,不如把心灯点亮,照见黑暗中的自己。人性无法根除,但可以被智慧驯服;众生皆在其中,但可以一起走向解脱。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21年版。这本书并非教人利用人性,而是帮助人理解人性背后的规律,从而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