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高考0分的“白卷英雄”:当年一时爽,余生几多殇
2025-08-18

年轻时一时的痛快,常常会换来一生的遗憾。

在高考季里,我们总会听到一些关于“白卷英雄”的故事。有人觉得那是叛逆的勇气,有人觉得那是向体制的呐喊,可当岁月流转,我们再回头看,却发现那些当年轰动一时的人,最后都被生活的磨盘碾进了普通、辛苦甚至黑暗的轨迹。高考本身不是全部人生,但在那个关口的选择,却能成为命运的分水岭。考零分看似自由,实则是为自己砸碎了最重要的一扇门。那份叛逆,没有带来高光的未来,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

蒋多多,用笔名写下对高考的控诉,把自己推到媒体的风口浪尖。她想引起反思,却只换来猎奇的眼光。她远离课堂,漂泊他乡,生活再难,也只能咬牙去承受。徐孟南,为了轰动效应故意交了零分卷,却在之后十年间在工厂辗转奔波,直到重新拾起课本,才意识到年轻时的冲动让自己多绕了多少弯路。他曾说:“如果当时有人劝我,我不会考零分。”张皎更是从“零分状元”的光环里跌入犯罪的深渊,他渴望成功,却走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三个人的故事,如同三面镜子,把一个事实照得清清楚楚:所谓的“白卷英雄”,只是年少冲动的一时狂喜,换来的却是余生的艰辛与悔恨。

但我们不该只是站在旁边感叹他们的荒唐。真正值得顿悟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愤懑不平的时候,都会对规则产生抵触,可是反抗的方式不同,结果便天差地别。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战胜高考,而不是放弃它;你可以用成绩和能力证明体制的不完美,而不是以自毁的方式去质疑它。鸡蛋碰石头,破碎的只能是自己。你若想改变,就要先成长为足够坚硬的存在,再去推动那块石头。叛逆不可怕,怕的是用生命做试验,把原本不多的机会自己撕碎。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本就起点低、路不多,若再轻易放弃,那便是对自己最大的辜负。

到最后我们才会明白,高考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途径,但它是最公平的一条路。它的意义不仅是分数与文凭,更是一次群体的淬炼。你在备考的日日夜夜里学会坚持,在落笔的那几个小时里学会冷静,在失意或成功之后学会承受。那一场考试,其实是人生的缩影:不管成绩高低,你终要明白,人生中还有无数场更大的考试等着你。真正的失败,不是没考上大学,而是放弃了努力的自己。真正的力量,不是叛逆的噱头,而是历经考验后仍能抬头向前的坚毅。

所以,若你正走在高考的路上,请记住,那些零分的故事不是传奇,而是警钟。你可以有抱怨,可以有不满,但请不要用一时的冲动换掉一生的机会。走上考场,认真写完每一道题,就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负责。等多年以后,你回想起今天,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你也会感谢当初那个没有放弃的自己。高考是炼狱,也是出路,它逼你面对自己的不足,却也给你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可以挺过去。人生真正的答案,从来不在白卷里,而在那一笔一划的努力里。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高考人生: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刘海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该书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全面剖析高考制度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理解高考的意义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