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2025-08-18

真正强大的人,不是改变一切,而是允许一切发生。


我们常常以为,痛苦的根源在外境,是那场意外,是那句恶言,是那段不顺的经历。但仔细看,其实让人痛不欲生的,多半是自己心里的执拗:不甘心,不接受,不放下。生活里,有的人在失恋后久久不能自拔,怨天尤人,问“为什么偏偏是我”;有的人事业不顺,埋怨世界不公,却迟迟看不到路在何方。于是他们把心困在“为什么”里,却忘了去想“然后呢”。

文章说到,凡所发生,皆有来意。的确,人生的每一段曲折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轻信的人遇到欺骗,软弱的人遭到伤害,都是命运在提醒我们需要觉醒。哪怕是最寻常的选择,在当时或许不以为意,但终会在未来某一刻,变成绕不过的岔路口。你以为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你以为的打击,其实都是考验。

当我们还在问“为什么是我”,其实世界早已在用另一种方式回答:“因为你需要成长。”世事无常,正是为了让人学会无常;得失难料,正是为了让人超越得失。如果我们不去接受,就只能被困在不接受里;如果我们学会允许,反倒会在每一次不顺里,看见新的可能。


人的恐惧,总是和期待紧紧绑在一起。你越怕失去,越容易失去;你越怕失败,越容易走向失败。心理学里称之为“墨菲定律”,而在修行里,其实就是心念的牵引。执念太重,就像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绳索,越挣扎,越难脱身。

毕淑敏年轻时被派到高原部队,她面对漫天风雪与死亡的气息,恐惧到无以复加。可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接受既定事实,安静地等,认真地活。十一年的服役,不仅让她积累医学的成绩,更让她磨砺出宽阔的心胸。她后来回忆:“安静地等待。”这四个字,看似平淡,却是一种力量。因为她明白,逃避无用,抵抗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生命如其所是。

《半山文集》里说,一个人能接受的越多,越自由。拒绝接受,就是给自己筑墙,一堵墙挡住一次机遇,筑得多了,人生就成了牢笼。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境遇的顺利,而是心里不再拒斥任何风浪。顺境,是礼物;逆境,也是礼物。东隅失之,桑榆收之。人生所有的不如意,其实都在孕育下一次如意。

顿悟
走到某个时刻,你会突然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允许一切。允许一段关系结束,也允许一段关系到来;允许一次失败发生,也允许自己从失败里站起。

俞敏洪说过:“任何一次失败和痛苦,都是你遇到的最好的机会。”如果没有低谷,就没有爬升的契机。如果没有挫折,就没有智慧的生根。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把“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转变为“它要教我什么”。

失恋教会我们不要把全部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失业教会我们依靠自己,扩展能力;病痛教会我们珍惜当下,善待身体。看似不幸的经历,其实都是命运为我们布置的课堂。只是我们常常抱怨,不愿意走进去。可是当你真的走进去时,就会发现,那些痛过的地方,最后都长出了坚韧和清明。

在修行里,这叫“转识成智”。同一件事,若你只用情绪看,它是灾难;若你用智慧看,它是机缘。我们无法阻止风雨,但可以学会借风而行,借雨而润。迎面而来的力量,看似打击,其实是推你前行。只要你允许,它便成就你。

明理
所以,真正的内心强大,并不是风平浪静,而是风起时依然安然。不是掌控一切,而是顺应一切。不是拒绝痛苦,而是接纳痛苦,并把它化为成长的土壤。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受的苦。你今天经历的挫折,会成为明天的智慧;你今天的忍耐,会成为明天的宽广。允许一切发生,不是消极认命,而是积极接纳,是用柔软化解坚硬,是用清醒面对无常。

从今往后,愿你能少一些怨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抵抗,多一些顺应。无论顺境逆境,都把它当成修行的台阶。这样的人生,才会越来越自在,越来越辽阔。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作者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这本书深入阐释了如何接纳当下、顺应无常,帮助读者在生活中真正学会“允许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