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退路,其实已经有一亿人在卷了
2025-08-18
你以为还能退回去的路,其实早就被人挤满了。
很多人心里都存着这样的一句自我安慰:“实在混不下去,大不了就去送外卖、跑快递、开网约车。”这句话听起来像一张兜底的保单,似乎不管世界怎么变,至少还有一条可以维持温饱的出路。然而,当数字赤裸裸摆在眼前时,人们才惊觉这退路已不是退路。全国从事外卖、快递、网约车的新就业群体接近一亿人,近乎整个职工大军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条本该留给落魄者的安全小径,如今已变成了人头攒动的独木桥。就像涨潮的江水,把一方方沙洲都淹没了,原本的歇脚地也变成了激流险境。退路成了死路,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太多人同时掉头往里挤。
当这份“退路”也被堵死,现实便赤裸地暴露出财富的集中与机会的稀缺。曾经,一个菜市场能养活几百个摊贩,一户户人家靠勤劳换取安稳。而今天,一个主播的直播,就能挤掉上万家水果店的生意。财富与流量集中到少数人和少数平台手里,留下的是无数小人物关门歇业的叹息。数据更是冷冰冰地刺痛人心:2.25%的人持有全国八成的存款,而绝大多数人,平均下来只有一万出头的积蓄。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差距,而是机会的鸿沟,是台阶的高度。普通人辛苦一月,也不过换来四千五千的收入,而那些站在浪尖的大牛,却轻轻松松把别人的饭碗收走。于是挣钱越来越难,难到不仅仅是手停口停,而是努力也换不来希望。
顿悟往往是在失望的尽头诞生的。当我们把最后的退路也走到尽头,才会明白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去哪里挣钱”,而在于“如何创造新可能”。有人说马斯克是疯子,因为他执着于电动汽车、火箭、星链、脑机接口,这些在别人眼里荒诞无稽的梦想。但正是这种看似疯狂的追求,让他开辟了全新的天地。对比之下,我们的许多企业家,把聪明才智用在了重复的内卷:搞金融套利、推血汗工厂、跟风补贴、垄断买卖,眼里只有快钱,心中没有远景。财富自由后的他们,本该有更辽阔的抱负,却依旧沉溺于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这是令人唏嘘的窄视。一个国家的未来,需要的不仅是有人赚钱,更需要有人敢于探索未知,敢于点亮群星。否则,所有人都挤在同一条退路里,谁都逃不开困境。
明理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抱怨打工人的辛苦,也不是在鼓动仇富,而是在提醒我们:退路从来不该是靠“人多就能干”的行业,而应是靠自己独特的价值与创造。送外卖、跑快递并非低贱,但当它变成唯一想象力时,我们便失去了向上的可能。真正的退路,永远在向前。科技创新也好,个人成长也好,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只想着“还能去哪儿”,而要敢于问自己“还能创造什么”。社会的大道不可能只剩一条小巷,未来的星辰大海永远存在,只是需要有人敢于去走,敢于去做。退路的尽头,未必是绝境,它或许正是新道路的入口。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创新者的窘境》(原著: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一些企业会因固守短期利益而错失未来机会,也启示我们,唯有勇敢开辟新路,才能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