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全国高考出分第一天,张雪峰被骂惨,是穷人的悲哀!
2025-08-18

先养活自己,再去谈梦想。

高考出分这几天,张雪峰的一番话,把网络搅得天翻地覆。有人说他直白得过分,有人说他残酷得真实。一个孩子考了590分,想要读新闻专业,张雪峰几乎是拍桌子般劝阻:“你闭着眼睛摸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于是,支持者拍手叫好,反对者群起攻之。新闻系的教授们跳出来说:新闻很好啊,就业面广,机会多,怎么能劝退?可在无数家长心里,张雪峰的话却像一记当头棒喝。因为这场争论背后,并不只是新闻专业值不值得,而是一个更深的疑问:穷人家的孩子,到底该追随理想,还是先稳稳地选择一条能养活自己的路?

理想和面包,这两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天边的星星和脚下的石头,一个闪烁,一个沉重。我们都愿意仰望星空,可走在路上,脚下没石头,早已摔得头破血流。对于那些家境丰厚的孩子来说,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或许无关紧要,因为无论成败,父母都能兜底。但对于身后空无一人的普通家庭来说,大学专业就是一道分水岭,选对了,可能一步步改变命运;选错了,可能从此在社会的夹缝中蹒跚。张雪峰的直言不讳,看似粗糙,却把这残酷的真相揭开。他提醒大家:报志愿不是浪漫的写诗,而是一次务实的谋生。

有人觉得这太功利,年轻人应该勇敢追梦,不能被现实框死。可梦想若没有基础,不过是风中飘絮,轻轻一吹便散。梦想值得被尊重,但前提是要有能力养活自己。就像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未解,哪来从容?有人举过例子,像钟芳蓉那样选择考古,是勇敢而动人的追梦,可这背后有学校的保障,有社会的关注,并非所有孩子都有这样的幸运。更多的普通人,一旦走错路,便再难回头。高考志愿,是他们人生为数不多的筹码之一,容不得随意。

顿悟也许就在这里。不是说梦想不重要,而是说梦想要有土壤。谋生的能力,就是梦想的土壤。没有谋生的能力,梦想会枯死;有了谋生的能力,梦想才可能生根发芽。张雪峰的残忍,在于他不愿让寒门孩子走弯路。他的提醒,是要他们先筑牢根基,先有一技傍身。有人会说,这让人失去了纯粹,但真正的纯粹不是盲目,而是清醒。先学会走路,再去追逐远方的星辰,这并不是对梦想的背叛,而是对梦想的保护。

因此,选择专业时,最先考虑的不是好不好听,而是能不能养活自己;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现实的落地。我们必须承认,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差太大,精英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普通人的生存焦虑截然不同。他们说梦想是人生的必修课,可很多人连温饱都没修完。真正的智慧不是唱高调,而是能体会别人的难,能理解一句“有能力谋生,才有余力谋爱”。

理想是灯,面包是柴。只有火光稳定,灯才不会熄灭。愿所有孩子都有机会追梦,但在追梦之前,先学会让自己站稳脚跟。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上学记》,杨本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ISBN:9787020163986。这是一本关于寒门子弟求学、谋生与命运抗争的纪实小说,能让人更深地体会“谋生与追梦”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