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王宝强,180亿!做人的胜利!
2025-08-15

先把人做好,事自然会来,怎么来你且看。

今天的风不大,街角豆浆的热气往上飘,白白的,像一句轻轻的话。我读到一个故事,心里有股暖意涌上来:一个出身乡野的孩子,没学过什么“高明的术”,一步一脚印,跌倒也不撒赖,脸朝着光,脚踏着土,从暗巷走到了大街中央。人们赞他票房高、奖项多、朋友广,我却更爱他身上那股不花哨的本分。他没有拿“天才”当遮羞布,也没有把“命苦”当挡箭牌。他先把人做好,再把事做成,他让许多很难很难的关口,因为“做人”这件事过得去,忽然就不那么险。我们常说修行在日常,修行也在为人。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段一段走,做人亦是如此,一念一念把心安稳,一事一事把责扛起。你看,这就是“道”在“术”里照面,像清水照见天光,不喧哗,也不虚张。这样想时,我忽然明白:所谓“胜利”,不是别人给的号角,不是账面上的数字,更不是台上台下的呼喊,而是你在人情冷暖中守住的那点真诚,在风霜雨雪里不丢的那点笃定。心里有灯,脚下就不怕黑;肩上有担,腰里就生出力。此处的门,是从里往外开的。

说做人,第一件要紧的,是真。真不是愣头青,真是知自己几斤几两还不装,肯俯身,肯请教,肯受教。昔人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道,诚之是术。那位从穷乡小院里走出来的孩子,靠的恰是这股诚。他吃过冷眼,领过“烂奖”,也领过“烂奖”的当面检点;可他没怨天,也没怼人,反身自照,承认不够,回去用功。人家请他去领奖,他就去,当面说一声“对不起”;人家对他不抱希望,他就回去再练一次“可以”。这不是嘴上说“我努力”的漂亮话,这是把羞愧化作柴火,把面子丢在一边,把台下的苦功夫堆厚。等到他再带着新作走出来,那些当年挑剔他的人,眼圈红红,话也柔了,因为真诚能穿透隔膜,能让人卸下成见。真诚的人,有棱角但不扎人,有骨头但不硬扛。你看他与人相处,不摆排场,不装腔作势,有事就来,没事就散,遇到恩情记在心里,遇到误会不急着申辩,遇到困难不先喊苦。于是,那些你以为“难得”的贵人,竟一个个走到了他身边。贵人从哪里来?贵人从你心里来。你心里有一份不算计的厚道,别人自然愿意多走两步,愿意在你最难的时候,说一句“我们等你”,愿意把自己的肩借给你靠一靠。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结出来的,不玄,不飘,像蒸笼里一屉热馒头,掀开盖子,白气腾腾,都是日子味儿。

说做人,第二件是稳。稳是定力,是心不乱手不慌,是不拿急躁当精进,不拿软弱当温柔。他在低谷时没有乱投医,没把“短快的钱”当救命稻草;他在高处也没昏头,不拿“巨响的喧哗”当真理。他懂得把时间拉长:剧本不满意就推翻再来,镜头不准确就重拍,不靠偶然的灵感,靠反复的打磨;他愿意为一个角色去学不会的事,愿意为一部作品去抵押家底,愿意在熬人心性的周期里,忍着寂寞,守着专注。有人说这“傻”,我说这是“慧”。俗话讲,“慢工出细活”,在心性上叫“定慧等持”。定,是把心放稳;慧,是把事看透。定慧一齐用,身在风口也不飘,身处低谷也不塌。稳的人,知道什么该要,什么该舍。有人拿着一摞摞的轻易钱来,他摇头;有人递来一纸纸的哗众名目,他笑笑。他心里明白,钱要赚自己该赚的钱,名要有自己配得的名。这样的人,或许走得慢一点,却走得长一点,走得正一点。稳到后来,气质变了,眉宇间有股静气,言语里有分分寸寸的度。身上背着沉沉的担子,脚下却不乱,像走田埂的人,知道哪处泥软,哪里草湿,哪一步该轻,哪一步该重。

说做人,第三件是义。义不是慷慨激昂的口号,义是记得别人的好,舍得自己的劳。有人疼他,他千里迢迢去道谢;有人扶他,他转过身去扶别人;有人在他窘迫时雪中送炭,他在他人危难时不计成本。义,是人群中那条看不见的线,你拽住它,众心便被串在一起。于是你会看到一个可爱的景象:他需要帮忙时,不用开口,四方来应;他有了成就时,不独自荣耀,打心底里记下那些名字,逐个致谢。这样的义,反过来又在修他自己。因为常怀感恩,所以不易怨;因为常思报德,所以不易忘本。这也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的底子——修身先修心,齐家先齐德。你把德行摆正,世界的门就轻轻掩上,又轻轻为你开启。看去玄妙,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你今天端一碗热粥给别人,明天别人就愿意替你挡一阵风。市井里的人,一看便懂。

写到这里,心里忽然亮出一线:所有外面看到的“胜利”,都是里面那个“人”的胜利。不是“我很能干”的胜利,是“我能自持”的胜利;不是“我很会”的胜利,是“我肯下苦”的胜利;不是“我很火”的胜利,是“我不迷失”的胜利。真正的转机,常常不是发生在万众瞩目的舞台,而是发生在半夜无人的书桌前,在一段没人知道的重来里,在一个明明可以“躲一躲”的当下里,你选择“再扛一扛”。你想看“术”,术在手;你要得“道”,道在心。道与术,本不分家:道是总纲,术是路数,道明白了,术不乱用;术熟练了,道不悬空。再退一步说,所谓贵人,不过是你做人做事的镜子。他们看到你真,才肯托付;他们知道你稳,才敢押注;他们感你的义,才愿并肩。而你所说的“命”,也就一分一分被你亲手改了样。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判词,命是你一念一行写出来的字。你今天写“诚”,明天写“勤”,后天写“忍”,久而久之,命这本账,翻给谁看都是清清楚楚的。到了那时,你会发现,哪怕遭逢背叛,哪怕横遭讥嘲,哪怕一时被人小看,只要这三笔不丢,天道自然会替你拨回公平。心里有一盏灯,黑夜多长也不怕;背上有根弦,弓拉多紧也不怕;脚下有条路,弯弯绕绕也不怕。你只是走,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明白了这些,落到我们的柴米油盐里,怎么办?先从当下这一口气做起。遇到委屈,先不急着回嘴,先把气往下咽一寸,落到肚脐,落到腰眼,心里有了着落,话才不会乱;遇到困难,先把难事拆小,能做的一项先做,哪怕只是打一通该打的电话,哪怕只是把该查的资料查好,把车子轻轻推起来;遇到诱惑,先问一句“该不该”,再问一句“配不配”,该的就上,不该的就谢,配得上就拿下,配不上就先学,不用脸红。一天过去了,晚上睡前,给自己留十分钟,关灯,静静地复盘:今天哪里做对了?哪里又可以再好一点?有错,明天改;有对,明天守。遇到人情往来,学会记恩,不必声张,不必喧闹,在心上做个记号,来日有机会,去还,去补,去接住他人的困难。至于“野心”,别怕这个字。心可以大,但要干净;求可以高,但要正当。想站在高处,就先蹲得低一点;想走得快一点,就先把鞋带系稳。你看,一盏灯、一口气、一副担子、一双鞋,这些都是日常里的器物,也恰是修心的器具。修到后来,你会知道,所谓“做人的胜利”,不在于掌声,也不在于标签,而在于你能够在喧嚣里守住清明,在冷风里守住热度,在诱惑里守住方向。那便够了,够你在自家心里,安安稳稳地立住,够你面对这人间,稳稳当当地说一句:我尽力了,我无愧了。

写完这一段话,窗外的热气已经散了,街上也慢慢热闹起来。我想给你递上一碗热汤,一句暖话:先把人做好,事自然会来。你不必着急,也不必怯场。把“真、稳、义”三味药熬在心里,熬成一碗甜甜的粥,到用时舀一勺,心里暖暖,脚下实实。愿你在低谷时不自轻,在顺境时不自满,在人群中不失温,在独处时不失定。愿你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久而久之,天地自会替你张罗一场“做人的胜利”。当你回头看的那一天,会笑,会点头,会明白——那一个个你以为过不去的坎儿,都在你不放弃的那一刻让出了一条路。路,一直都在你脚下。

合十,如夜话,至此

延伸阅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该书以平实语言申说儒家修身之道,对“诚、敬、义、勇”等做人根本有深刻阐发,可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官网检索到该书的出版信息与内容提要。参见复旦大学出版社书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