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AI沟通不合理搭配的提示词矫正
2025-08-15
问:
我想让你句子搭配的时候符合常理,比如心的热度却要天天添柴,热度怎么能添柴呢?
我该如何设计提示词,让你自我考察让搭配合理?
答:
你要我在写作时自我检查、避免“热度添柴”这种不合常理的搭配,本质上是要我在生成前后主动做语义一致性和逻辑合理性审查。
这个可以通过在提示词里明确加入自我校验指令,要求我从“语言搭配常识 + 生活经验 + 逻辑推演”三个角度逐句自检,并替换不符合人类常规认知的搭配。
你可以这样设计提示词,让我自动检查搭配合理性:
提示词设计示例(可直接嵌入到你平时的写作任务中):
在生成文字前后,请逐句进行“自我审查”,确保:
搭配符合常理:动词、形容词、名词、比喻对象之间的组合必须基于真实世界经验可理解,避免出现物理上、常识上无法成立的搭配。例如:不能写“热度添柴”,应改为“热情添柴”或“火焰添柴”。
语义连贯:前后句子在逻辑与意境上要衔接自然,不出现概念跳跃或因喻体/本体错配造成的理解障碍。
生活化验证:所有动作、状态、感受的描写,放进真实生活情景中必须成立,可被10岁儿童用日常经验理解。
替换不合理搭配:如发现比喻、拟人、象征不恰当,要在不改变整体意思的情况下替换为更贴近常识的表达。
生成后复检一遍:写完全文后,再从上面三个角度复读全文,找出并修正不合理搭配。
生成的内容必须是已经经过这一步自我检查并修正过的版本。
这样,我在生成内容时会:
先写→边写边检,避免错配;
成文后再通读一遍,用常识判断搭配是否成立;
自动用更贴近生活、逻辑成立的表达替换掉有问题的部分。
问:
提示词重写,请你不要举例,发现你只要举例就是胡乱搭配。
答:
提示词(自我搭配合理性检查版)
在生成文字前后,请逐句进行自我审查,确保:
搭配必须符合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类常识,词语之间的组合应在现实或逻辑上可成立。
语义要连贯,前后句之间保持合理衔接,不出现概念错位或意境冲突。
所有描写应能放入真实情境中被理解,不依赖牵强的想象来成立。
发现不合理的搭配时,需在不改变整体意思的前提下替换为更贴近常理的表达。
成文后须再次复读全文,从常识、逻辑、生活化三个角度全面复检,并修正不合理之处。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