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很擅长睡觉:13个建议,帮你睡个好觉
2025-08-15
好好睡觉,是修心养命的第一步。
人活一世,不论富贵贫寒,每天都要睡觉,可惜真懂得睡觉的人不多。有人把夜晚当作偿还白日遗憾的地方,于是灯火拖到深更,心思翻来覆去,第二天起身,眼中多了倦色,心里添了重负。其实,睡觉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借时间养自己。身体有它的节律,像潮水有涨有落,落潮不退,涨潮无力。南怀瑾先生常说,人身如一口炉,火候不匀,药再好也成虚功。睡眠,便是调炉火的手法之一。会睡的人,像会养花的园丁,春夏秋冬,皆有章法,花才年年开得好。
我见过太多朋友,嘴上说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却暗暗为自己少睡而得意,好似这便是勤奋的勋章。可等身体账本翻页,发现早年透支,如今利息要连本带息讨回来。古人有话,“形劳而不休,则精竭”,精竭之人,心火不稳,遇事便急躁,言行也粗疏。睡眠不是躲避生活,而是为生活添力。就像农夫秋收之后,必有冬藏,谷物要存好,人才有春天可期。
有人说自己天赋异禀,四五个小时足够,第二天照样精神百倍。我总觉得,这不过是灯油未尽时的错觉。油灯一旦见底,光忽明忽暗,人心也跟着浮动。南怀瑾先生曾提醒,修行人要知“量”,知自己身心的限度,才能持久。睡眠,就是修行中的静功,不显山不露水,却悄悄为你蓄力。懂这个道理,便会小心护住夜晚的时辰,不乱挥霍,不乱侵占。
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睡得好的人,不急不躁,眼睛清亮,言语有分寸。无论应对什么事,总有余裕。那份余裕,便是长久安睡换来的。
我年轻时,也曾以为熬夜是英雄气。后来亲历几次大病,才明白身体这座屋子,是需要常常修缮的。睡前半小时,不再与世事喧嚣纠缠,手边一本旧书,字里行间,慢慢把心沉下来;或者写几行日记,把白日的纷扰、未了的挂碍,交给纸页,安置在字句之间。这样一来,躺下便能沉沉入梦,像船入静水。那种安稳,不只是睡了觉,而是心落了地。
有朋友笑我,说周末也早睡早起,是不是太过拘谨。我笑而不答,因为我知道,身体的节律一旦稳了,心就不会乱。就像一口井,水面总是平静,哪怕偶有风吹,涟漪过后,依旧清澈。睡觉这件事,不是机械的时间安排,而是一种性格的体现。它说明你敬重自己的生命,不随便拿去冒险。
顿悟常在日常之中。我曾在深夜与一位老者对坐,他淡淡说:“你要守得住夜,才能守得住日。”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们总想白天争千秋,忘了夜晚才是根基。根深,枝叶自然扶疏。睡眠,就是回到根的路途。懂得休息的人,也更懂得用力;舍得停的人,才走得远。
想通这一层,便不再觉得睡觉是浪费。那是一场与自己约定的归程,白日的劳作、思虑、交际,都在夜里卸下。你像回到一口清泉边,把满身的尘土洗净。明晨再启程,脚步就会轻快许多。
所以,不要等到身子敲响警钟,才去换回那些被剥夺的睡眠。也不要小看一张好床、一只合手的枕头,这些都是你与睡眠的盟约。夜里关掉手机,把外界的手伸不进来,让心在自己的掌握里安放。等晨光照进来,你会知道,昨夜的好眠,已经替你储备了一天的从容与力量。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美]马修·沃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书中以科学研究与生活建议相结合,深入讲解睡眠对健康、情绪与寿命的深远影响,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