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6年攒20万后,90后女生裸辞回乡过低欲望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5-08-15

人活一世,走得快不如走得稳,走得远不如走得心安。

有时候,人像被一条无形的绳子牵着,日复一日往前赶。城市的灯火看似绚烂,其实只是催促我们快点奔跑的信号灯。有人在跑着跑着,突然停下脚步,像那个六年攒下二十万的姑娘,索性卸下行囊,回到青山绿水间,过起低欲望的日子。这一停,不是逃,是在问自己:我究竟要去哪里?小时候,我们以为日子是朝着“更大”“更远”才能算好;长大后才明白,“好”这个字,要和自己的呼吸、自己的步调契合,才不算虚。有人回到乡下,有人留在城里,但无论在哪里,关键是有没有找到那份不为难自己的自在。

我见过不少像她一样的人,困在钢筋森林的屋檐下,心里却惦记着山里的风和田里的蛙声。可真正迈出那一步的人不多,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怕离开了熟悉的轨道,自己会不会连方向都找不到。城市有城市的热闹,农村有农村的寂寞。有人回去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一颗颗种子埋进泥土,看着它们破土、开花、结果,心里踏实得像握住了一块温热的石头。但也有人才发现,泥土不只是芬芳,还有虫咬、霉雨、长满手心的茧。过日子,本就不会全是诗意。回去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到底是想要山水,还是只是想逃开眼前的压抑。

可有些领悟,往往要在停下来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忙碌的人,就像笼子里的仓鼠,拼命踩着轮子,觉得自己走了很远,其实还在原地打转。有人在回到老家后,才发现太阳原来可以慢慢升起,饭可以慢慢煮,孩子的笑可以看很久。剥去外面的比较、名利、标签,那些我们曾经抓得紧紧的东西,原来也没那么不可或缺。你不再需要去证明什么,也不需要赶着和别人同步,你开始跟自己的心同步。于是,哪怕是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看看花,喂喂鸡,和邻居聊上半天,也能觉得过得丰盈而踏实。生活的富足,并不只是钱袋子鼓,而是你心里的那股安定。

所以,生活在哪里,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你在城里,能安下心,那就是好日子;你在乡下,能过得自在,那也是好日子。关键是,要把自己当作生活的主角,别被别人的标准推着走。有人看着别人悠闲,会心生愧意,觉得自己该继续忙;可也有人明白,那悠闲本身就是一种提醒:人生的意义,不是永远在浪尖上冲,而是有时懂得停在岸边,吹吹风,看看水。我们不能总是等到身体垮了,心空了,才想起自己原本想过的样子。哪怕不能立刻回乡种地,也可以学着给生活做点减法,少一点攀比,少一点焦虑,多留一点空隙,让风吹进来,让光照进来。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