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63岁再爆火的男神费翔:不结婚、不生子、独居生活、唯有两只猫作伴
2025-08-13

一个人要想活得自在,就得学会自己给自己当家。

世上的人,生来各有脾气,各有本事,各有命数。有的人生来在闹市,有的人生来在乡野;有的人爱热闹,有的人爱清静。可是,一到了世道的长河里,便容易被潮水推着走。前面的走快了,后面的就急;左边的转了弯,右边的也跟着绕。时间久了,自己的脚步忘了节奏,心里的罗盘也丢了方向。你去看,有的人少年成名,后来郁郁寡欢;有的人当年默默无闻,后来却云开日出。为什么?因为有人一辈子是按别人的地图走,有人则是自己画地图。费翔这个人,便是自己画地图的人。他六十三岁再火,火得从容,不急不躁;火过之后,依旧回到自己的小屋,守着两只猫,读书、看戏、游走世界。这不是普通的安逸,这是历经风雨之后的镇定,是知道什么是自己要的,什么是自己不要的。

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少年时,他也曾被嘲笑,被排挤;青年时,他也曾被鲜花包围,被欢呼声震耳欲聋。但他始终有一个本事,就是不怕转身,不怕从头再来。八十年代末,他在台湾如日中天,却为了母亲的一封家书,毅然回到久别的大陆;九十年代末,他在大陆红得发紫,却放下歌坛的王冠,远赴百老汇,从一个无名小角做起。这种转身,在别人眼里是断崖,在他眼里只是换条道走。因为他早看透了,舞台的灯光再亮,也不如心里的火亮;掌声再热烈,也不能替你呼吸。掌声会停,灯光会灭,名利会走,只有你自己,才会陪你走到最后。

人活在世上,不冒险,就不会进展。冒险不是盲冲,不是逞能,而是在关键的时候,敢于丢掉眼前的安稳,去追更大的安稳。费翔从医科转到戏剧系,从万人偶像变成百老汇新人,他失去的,是别人眼里的光环;他得到的,是自己心里的踏实。踏实是什么?是站在舞台上,无论台下是五万人还是五十人,你都能唱得酣畅淋漓;是独居在伦敦的夜晚,你翻开书页,猫趴在脚边,你心里没有遗憾。这样的踏实,不能用钱买,不能用名换,只能用一生的选择一点一点积攒。

顿悟,往往在犹豫时生根。一个人走到岔路口,四面都是劝告,背后都是催促,眼前是雾。多数人会跟着队伍走,少数人会停下来看路标,更少的人会自己做路标。费翔之所以能在六十多岁再成话题,不是因为他抓住了机会,而是因为他没丢掉自己画地图的习惯。机会来时,他识得;机会走时,他送得。世上多的是把自己卖给潮流的人,少的是把潮流当朋友的人。朋友能帮你一阵,不能帮你一生。靠朋友的,只能走别人的路;靠自己的,才能走自己的远路。

这才明白,真正的性感,不只是肌肉、嗓音、眼神,而是三观的端正,是胸怀的开阔,是在最红的时候能归隐,在最静的时候能出山。费翔的性感,在于他一生不沉溺名利,不为外界所困,能把舞台当家,也能把书房当家;能在掌声中微笑,也能在寂静中微笑。这样的性感,历得住岁月,熬得过世道,任你潮水起落,我自岿然不动。一个人若能如此,便是活得明白,活得自在。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人间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1915年出版。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在追寻艺术与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历经迷茫、挣扎与顿悟,最终找到内心自由的故事,与费翔一生的选择与坚持颇为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