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演讲:阻碍你成长的,是你自己
2025-08-13
拦住你向前的,多半是你自己。
我愿把话说得明明白白:成长这件事,天不会替你做,地也不会替你做,只有你自己把自己推一把,日子才肯挪步。人这一生,不会一路顺风,要打几个回合,要上几次坡,要过几道坎,才有好光景可看。看树木,要看年轮;看江河,要看河道;看一个人,要看他精神是不是往上走。肉身会长高一截,学问也要长高一截,见识也要长高一截,胆气也要长高一截。少年时,你靠父母安排,靠老师牵引;成人后,你得自己点灯,自家照路。道理并不玄,玄的是许多人明白而不做,想通而不行,嘴上讲“进步、进步”,脚下却踩着原地的影子。阻碍是什么?不是天,不是地,不是人,是心里的那堵墙:怕,懒,拖。怕出错,懒改变,拖明天。怕让人笑话,怕丢了面子,怕把熟悉的生活打乱,于是把自己锁进小小的舒适圈里,日子过得温温吞吞、平平淡淡,心里的火一天天熄了,眼睛里的光一天天暗了。人到中年,最常见的病不是头疼发热,而是志气松散;最该吃的药不是补品,而是自我革新。革命不是吼一嗓子,是把旧我请下台,把新我推上场;不是说给别人听,是干给自己看。你若不改,谁也拉不动你;你若一改,十里八乡都要让道。
说“成长”,先把“假成长”辨清。有人今天在行政,明天做人力,后天去市场,岗位换来换去,层次却是一层;有人北上广深来回跑,邮戳一堆,脚印不少,见识却不曾加一分;有人做事讲干劲,不讲眼界,遇事就图眼前的快活,遇人就靠老套路的判断,自以为稳,实则僵。这样换来换去,是把时间换没了,把热情消耗了,把心性磨钝了。还有一种“温水病”,最要命。拿着稳定的薪水,做着熟悉的活计,邻里夸一句“稳当”,亲友赞一句“安逸”,人便安眠在旧被窝里,觉着世道不过如此,人生不过如此。可是,水温一度一度往上加,等到你觉察时,早已四面皆热,再想跳,也跳不出去了。成长要紧之处,不在换地方,而在换层次;不在忙差事,而在长本事;不在求面上光鲜,而在求里头扎实。要有“上马再上鞍”的劲头,要有“今天比昨天多半步”的规划,要有“破釜沉舟”的胆识。道路千万条,路线最要紧。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你的路线若是“舒适第一”,那就一步步向平庸滑;若是“自我革命第一”,那就一步步向高处走。
说到这里,该把“怎么长”摆出来。我把成长的法门拆成三件宝贝:知识、见识、胆识。知识像钢,铸骨;见识像眼,辨路;胆识像火,点将。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互相催生。读书求知,日日添砖,不是为堆书,而是为炼脑;行路增见,处处留心,不是为凑景,而是为明势;临事养胆,时时磨炼,不是为逞强,而是为担责。再配两样兵器:活动空间与资源聚合。脚步迈得大,机会见得多;交往铺得广,资源聚得齐。活动空间小,人就被屋檐压矮;资源孤零零,劲就像一线的灯,风一来就灭。于是我又加两道火:自我革命与价值提升。自我革命,是对旧观念的清算,对旧习惯的拆台,对旧路径的告别;价值提升,是让别人“用得上你、离不开你、愿意等你”。一手改造主观世界,一手改造客观世界;一方面把脑筋拧直,一方面把方法拧紧。这样打持久战,打机动战,打歼灭战,心里有阵地,脚下有道路,手里有家伙,局面就要打开。再加六字诀做总开关:思考、选择、目标、行动、进取、挑战。思考是方向盘,没它乱撞;选择是分岔口,不选就等于被选;目标是号角,不吹就散;行动是步伐,不走不达;进取是速度,不加不快;挑战是关隘,不过不广。天天照一照,月月查一查,年年算一算,见不得光的拖延懒惰,便无处藏身。
我常劝人,也常劝自己:要在关键处提神,在要害处用力。关键处在哪里?在舒适区的边缘,在习惯的转角,在“差不多”的门口。要害处在哪里?在改变的第一步,在困难的第一仗,在失败的第一次站起。许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肯迈出第一步;并不是没有资源,而是不愿打一场硬仗;并不是没有希望,而是被第一次失利吓退。实践出真知,磨难出本事。懂不懂,不是嘴上说;会不会,不是想里想;得不得,不是天上掉。要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从一隅燃起,从一处做起,从一个小目标起步。先把一个点做亮,再把一条线做稳,再把一块面做实。写作也好,演讲也好,技术也好,管理也好,莫求一步登天,莫盼立等可取。万丈高楼,起于一砖一瓦;千里长征,始于第一步。今天胜昨日半步,明日胜今日半步,半步半步,滚成长路。一分为二看问题:失败里有种子,挫折里有营养;骄傲里有陷阱,顺利里有麻痹。失败不可怕,怕的是失败后心气塌;难关不可怕,怕的是难关前转身走。要学会“成熟而不圆滑,老练而不世故,进取而不鲁莽,果断而不昏头,平凡而不平庸,探索而不迷惑,独处而不孤单,失败而不气馁”。这八句话,不是挂墙头的标语,是挂心头的戒尺。日日照它,时时问它,心就不散,劲就不松,路就不歪。
有人问:环境在变,人脉有限,学识不厚,家底绑身,这些牵扯如何解?我说,先把阵势看明,再把打法定稳。环境会束手脚,这是事实;但环境也能长本领,这是办法。到好环境去,到讲规矩、讲担当、讲真本事的地方去;暂时去不了,也要在原处开辟小气候,结交肯进步的人,远离只拉扯的人。关系会牵扯,这是事实;但关系也能成桥梁,这是办法。多见强者,少结懒者;多和正直的人同行,少同投机的人相拥。学识会见底,这是事实;但学识也能补仓,这是办法。白天干活,夜里读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高人学,三路齐下,水库就满。变化会疼痛,这是事实;但变化也能长肉,这是办法。先做改良,再做革命;能缓则缓,能断就断,关键处不要手软。所谓“剩余价值束缚”,是怕丢已得之物。可问一句:抱着旧船板,能不能渡新海?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拿得拿得,能拿才可得。路线定了,方法就明;心气提了,脚步就稳。日日反省三问:今天我学了什么?今天我改了什么?今天我帮了谁?三问不空,成长不空。
落到实处,还要讲“术”。术从哪里来?从“像打仗那样做事”的纪律里来。制订计划,要像作战计划那样清清楚楚;执行任务,要像突击队那样扎扎实实;复盘检讨,要像参谋处那样明明白白。目标不要虚高,虚高是空炮;节奏不要乱跳,乱跳是散兵;资源不要乱撒,乱撒是浪费。抓住主矛盾,其他矛盾围着走;抓住关键人,其他人围着用。要学会“打歼灭战”:一次盯一个能力点,拿下为止;要学会“打机动战”:见机行事,灵活穿插;要学会“打持久战”:有耐心,有韧劲,有回合。遇到选择,记住两条:主动的选择,哪怕辛苦,也是成长;被动的留下,哪怕安逸,也是消耗。遇到诱惑,记住两条:短期的光鲜,多半是陷阱;长期的笨功,多半是红利。遇到评价,记住两条:别人的掌声,别盼太久;自己的尺子,别丢太远。心要热,手要稳,脚要勤,眼要远。把这几条钉进生活,一年后回头看,你会惊讶: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人却不是那个人。
讲到末了,再把题眼点穿:阻碍你成长的,是你自己,不是你缺一把钥匙,而是你不肯伸手去摸;不是你没一条路,而是你不肯迈腿去走。夜再黑,也挡不住点灯;路再远,也挡不住行走。自我革命,是开山斧;持续行动,是长征鞋;清醒复盘,是指北针。把这三件常常放在手心里,你的日子就会越走越亮。愿你在人海之中,守得本心,走得正道;愿你在风雨之间,练就胆识,增长才干;愿你在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庸的成绩。把今天的你,打败昨天的你;把明天的你,交给行动的你。此理不虚,此路不远,就在脚下,就在现在。
合十,如夜话,至此。
延伸阅读推荐:《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瑞典]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著,柯清心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版。可检索人民邮电出版社官网与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之书名条目,核对作者、译者与出版信息,内容系统阐释“有效练习—反馈回路—心智表征”的成长方法论,与本文“自我革命、持续行动”的要义相互印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