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这一段时间不要离职
2025-08-13
撑过去的低谷,才是你真正的本事。
你有没有试过,早上闹钟一响,整个人像被水泥封住,脑子里浮现的不是早餐是什么,而是“我不想去上班”?那种压得人透不过气的日子,有时候不是老板骂你,也不是工资少,而是你看不见路,摸不到门,还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人生。低谷期就是这样,不像一场雷雨来得快去得快,它更像一锅熬得发黑的药汤,苦得你怀疑人生,还没法一口闷了吐掉。偏偏这时候,辞职的冲动特别大,就像被门口的出租车招手叫唤:“来,上车,我带你去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问题是,你真跳了车,发现下一个地方照样坑坑洼洼,还是得自己爬过去。这种坑,就算换公司、换城市、换行业,也会在某个时刻堵你去路,直到你学会跨过去。
说白了,低谷期的诱惑,是用“逃”来换一口暂时的顺气。但顺气之后呢?下一口噎人的空气还等着你。你看那些一年跳两回槽的人,简历写得像旅游日记,今天在A地喝咖啡,明天去B地吹风,结果十年过去,还是原地打转。真正让你长本事的,不是换个景色,而是学会在烂泥里扎稳脚跟,哪怕鞋里进了泥,裤脚溅了污,也要想办法站直了走下去。这个过程,不比修行容易。煎、熬、加油——这是老天爷给低谷期留的暗号,你破了,就过关。
我见过太多人煎不均匀。所谓煎,不是原地焦糊,而是翻面——把自己丢进火里,每一面都受热。你觉得自己不行的地方,不是抱怨就能变行的,得主动翻。管理不会?去啃书,去找会的人聊,去照着学;行业看不懂?去找标杆,去抄作业,去问为什么。最重要的,是下水——别在岸上拿着泳圈研究水的化学成分,下去扑腾几次,咸淡冷热自己知道。你会发现,能耐都是在一次次“差点淹死”里练出来的。
可煎完,还得熬。熬是最磨人的,因为它考的是心性,不是手艺。熬的本质,就是忍住你那双想挖芒果种子的爪子,让它在土里待够时间。你现在不耐烦,半路翻土看进度,就会把刚冒出来的芽掐死。长期主义听着玄,其实就是个傻法子——你信种子会发芽,然后天天浇水晒太阳,直到它自己冒头结果。你看老匠人做器物,不是今天打两下明天摆一边,而是年年岁岁对着同一块木头磨,直到它自己发光。低谷期也是这样,你得熬到那个“啊,原来是这样”的时刻。
最后是加油,加油不是打鸡血,而是加信心的油。恐惧是个饕餮,见你退缩,它就膨胀到占满你的天。信心,是你拿来喂自己的食物,让你有力气往前。怎么加?先从能做的那一小口开始掌握,再去咬大的那块骨头。不要动不动就怀疑自己能不能行,因为一旦怀疑扎根,所有机会都像见了瘟神一样绕道走。还有一个法子,是放大你的愿力。你想的越小,困难就越像山;你想的够大,山就变成了路上的一块石头。愿力是你心里的天花板,你抬得越高,压在头顶的东西就越轻。
到这你可能发现,煎、熬、加油,不光是职场的事,它是生活里过关的通用钥匙。感情低谷、身体低谷、学习低谷,甚至心情低谷,都是一个道理。人不怕走得慢,就怕一遇到泥坑就掉头。你以为换了路能避开,其实只是在延迟遇见那个必须面对的自己。低谷期不辞职,不是为了给公司省培训费,而是为了让自己学会在任何烂摊子里找到支点。等你撑过去,才知道这段路不是要你受罪,而是要你练骨。撑过去的那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一号。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埃克哈特·托利著,南海出版公司,ISBN:978754426862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