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2025-08-12

一潭死水最怕风平浪静,活水反而要有冲撞才清。

我曾看过一条溪流,初春时雪水融化,山石阻拦,水与石撞击出白沫与声响。有人说这样的水急,容易冲坏河岸;可到了夏末,溪水缓慢无波,岸边渐渐生出青苔,水底也开始积下沉淀。那一刻我明白,静固然有它的安详,却也藏着衰败的种子;动虽有冲击,却能让水保持清澈与生命力。一个组织、一个文化,也有这样的规律。华为的文化被比作一条单基因链,看似统一而稳定,但若缺少冲突,就会像那缓慢无波的水,难免陷入熵增、沉淀,甚至内卷化的困境。

单基因链有它的优势:方向一致,价值观统一,力量集中。但单一也意味着脆弱,缺少变化的土壤。冲突,就是打破这种脆弱的药引。冲突并非要彼此伤害,而是让不同的声音相遇碰撞,让思维不被同质化的空气包裹。一个组织,如果人人都说同样的话,久而久之,就算外界已经风云变幻,内部也会像被封在玻璃瓶里,看不见也听不见真正的世界。

承着这样的道理去看,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不靠口号,也不靠单纯的激情,而要靠制度化地引入“冲突机制”。熵增,是无序与混沌不断累积,让组织变得懒散、低效;沉淀,是经验与成果堆积成了包袱,难以被再次利用;内卷化,是资源有限时,人们把力气花在彼此竞争、无意义的消耗上。这三者的共同之处,是缺乏外力的刺激,缺乏新的变量。冲突,就是那个变量。它可能来自市场的挑战,也可能来自内部的争辩,还可能来自不同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交汇。

我曾听过一个在华为多年的朋友说,他们内部会议里常常有激烈争论,甚至拍桌子、吵得面红耳赤,但会后还能一起吃饭。这种文化让冲突不是私怨,而是推动问题找到更优解的动力。他说,如果一场会议全是点头和赞同,那十有八九是危险的,因为那意味着大家没有真正思考,或者不敢表达不同意见。冲突不是要分胜负,而是要让想法在对撞中被锤炼得更锋利。

顿悟是在一次修行静坐后的思索中来的。我们常以为修行是安静、温和、无争,其实真正的修行有时恰恰需要自我冲撞。静坐中,你会看到心里的杂念与执着不断冒出来,如果只是压下去而不去对峙,它们会悄悄积在深处,日后反而更难化解。冲突,就是和自己较劲,和固有的认知碰撞,让旧的思维死去,新的思维诞生。组织也是如此,冲突不是破坏文化,而是激活文化的催化剂。

华为的单基因链是一种坚固的骨架,而冲突则是让骨架不断重塑的力量。骨架若一成不变,终会被时间腐蚀;若在冲突中得到修正,就能一次次适应新的环境与挑战。这样的文化既有内聚力,又有更新力,既能保持方向一致,又不会陷入封闭僵化。

明理之后,我更能理解那句话的深意:文化的生命在于变化,而变化的源泉往往就是冲突。没有冲突的文化,是温室里的花朵,看似完美却经不起风雨;有冲突的文化,才是野外的松柏,四季有风霜,却能长青百年。防止熵增,不是让一切都安静,而是让该有的声音都能发出来;避免沉淀,不是丢掉经验,而是不断用新问题检验旧方法;杜绝内卷,不是让竞争消失,而是让竞争指向更大的目标。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著,上海三联书店,ISBN: 9787542623183。本书探讨了组织如何通过学习、反思与建设性冲突保持活力,与本文所述的文化自我更新理念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