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们在非洲的口号是“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
2025-08-12
有胆有志的人,常常要去远方闯一闯。
我记得第一次听到“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这句话时,是在一次饭局上,一个在非洲多年的朋友笑着说的。席间的人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以为这是玩笑。但他放下酒杯,神情认真地解释:非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舞台,机会很多,风险也多。去那儿的人,不仅能碰到别处难得的机缘,还会在艰难中锤炼自己的能力与心志。升官发财,是吸引人注意的说法;但真正的含义,是告诉你,这是一片试炼之地,能让你快速成长,甚至成就一番事业。
人都渴望成长与收获,但多数人习惯在熟悉的环境里打转,觉得安全、稳妥。然而安全和稳妥,往往也是舒适与停滞的另一面。修行人常说,“欲上高峰,必过险道”,在容易的路上走得再久,也到不了新风景。非洲之于许多人,就是这样的险道:文化不同、环境艰苦、条件有限,去那里工作和生活,意味着你必须突破原有的生存模式,学习新的沟通方式,接受更高的挑战。这种环境,就像打铁炉中的高温,把人的锋刃淬炼出来。
承着这样的理解去看,这个口号其实是在强调“机会与挑战的结合”。升官,意味着你有机会在更短时间里担任重要职位,因为在条件艰苦、人才稀缺的地方,愿意担责的人总会被更多依赖;发财,意味着有更多实干者可以获得直接的回报,因为很多事情只要你肯做、能做成,就会立刻见效;而非洲,则象征着一个舞台,它不问你来历,只看你在实地能不能把事干成。这样的地方,对于愿意拼搏的人来说,是机会之地;对于怕苦怕变的人来说,则是险地。
我曾见过一个年轻工程师,国内时只是项目组里的一名普通成员,跟着领导做事。后来被派到非洲分公司,不到半年,他就成了项目负责人。原因很简单:那里的环境让他不得不自己决策、自己协调、自己解决问题。工程遇到停工风险,他亲自跑去和当地政府谈判;设备缺少配件,他翻遍市场找到替代方案。这些事在国内可能轮不到他做,但在那里,没有人替他挡,只有他自己冲。两年后,他的能力与见识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初。
顿悟是在一次日落中来的。我站在非洲的旷野,天边的晚霞映红了整片草原。白天的酷热刚刚退去,夜里的凉风渐渐起。我想起国内的许多人,可能永远不会站在这样的地方,感受这种辽阔与未知。而那些愿意来的人,哪怕经历了孤独、挑战甚至挫折,心里却会多出一份底气:我在世界上最艰难的地方干过活,我在别人望而却步的地方扎下过脚跟。这份底气,才是“升官发财”背后真正的收获。
修行里讲“炼心”,有时需要远离熟悉的庙宇,走到风沙之地,让心在不安中找到定处。非洲对于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炼心之地。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让你可能获得职位与财富,更在于让你知道,自己原来可以比想象中更能承受压力、更能独当一面。那种成长,一旦获得,就是一生的财富。
明理之后,我更懂得,这句口号虽然直白,却带着一层修行的意味。它不是劝你去追逐名利,而是提醒你,机会常常藏在不舒适、不确定甚至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敢去那里的人,得到的不会只是升官发财,更可能得到一副能应对世间大风大浪的心与手。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与非洲对话》刘燕舞著,世界知识出版社,ISBN: 9787501269018。本书记录了作者在非洲多年的亲身经历,展示了机遇、挑战与个人成长的交织,与本文的主题相互呼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