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们需要的是有序的民主,而不是无序的民主。
2025-08-12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让每个人的声音在秩序中被听见。
民主这个词,总是带着一种光亮感,似乎它一出现,公平、平等和美好就会随之而来。可修行者明白,世间的事若没有秩序,再好的初衷也会被人性中的杂质搅浑。无序的民主,就像河道被冲垮的洪水,原本是清流,最终变成泥石流,卷走一切。它让人以为自己是在参与建设,其实却陷入争吵、内耗和破坏。而有序的民主,则像有堤坝的江河,既能让水奔流不息,又能护住两岸的生机。
有序的民主不是压制不同意见,而是让不同意见在规则下公平碰撞。有规则,才能避免话语被少数声音绑架;有程序,才能让决策有逻辑、有连续性;有底线,才能确保每个人的权利不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无序的民主看似热闹,人人都能发声,但声音越多,越容易淹没事实本身,决策被情绪左右,最终谁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我曾见过一个团队,他们推崇“人人参与”,每个决策都要开会讨论。刚开始时,大家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可久而久之,会议变成了拉帮结派的战场。为了争取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有人夸大风险,有人贬低别人,有人干脆拖延投票。最终,本该一周完成的计划,拖了两个月还没定案。后来,团队换了做法:明确讨论的范围、设定时间限制、指定主持人、保留最终拍板的人。结果决策效率提升了,分歧也更容易在理性中解决。那一刻我看到,有序并不是束缚,而是让民主真正发挥力量的前提。
顿悟往往出现在我们看到无序带来的代价时。一个社区要修路,若人人都能直接喊停或喊开工,没有统一的程序,工程会在反复中烂尾。一个国家若所有政策都在情绪化的呼喊中改变,就算初衷再好,也会让整个社会陷入反复和不安。民主的价值不在于“所有人都能马上决定一切”,而在于“所有人的意见都能在规则框架里被公平对待”。这就像修行,不能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就让戒律随意更改;否则,修行的根就会散掉。
有序的民主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自律在于参与者知道何时发声、何时聆听,不用情绪淹没事实;他律在于制度设计能引导讨论走向结果,而不是在原地打转。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它要求参与者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也愿意把集体的长远放在个人的喜好之前。这样的过程,不会像无序那样热闹,却能让成果稳固、长久。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发现,有序不是削弱民主,而是保护民主。有序让民主像一棵树,根深才能叶茂;无序让民主像一堆散沙,风一吹就飘走。领会这一层,我们在讨论时就不会急于用声音压倒别人,而是更关心怎么让所有声音在公正的程序中汇聚成方向。这样的民主,才能在时间的检验下站得住。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论民主》(原著: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察,深入探讨了民主与秩序、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平衡关系,内容真实可查,极具启发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