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余华的5段经典采访,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5-08-11

活得轻松,不是因为路好走,而是因为心放开。

有的人一辈子走得很累,不是因为路上荆棘太多,而是因为背上的包裹太重。那包裹里,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有自己对自己的苛责,还有许多无处安放的担忧和假想的灾难。精神内耗,就是这样一天天吞噬着人的力气,让你还没出发就先在心里走了千山万水,筋疲力尽。余华的谈话像是一阵风,把这包裹轻轻吹开,让人发现,原来很多重担是自己系上去的。读书,不是为了显得高雅,而是为了在风雨里有一把伞;工作,不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而是为了不被闹钟吵醒;挫折,不是用来吓退人的,而是磨出脚下的石阶;内耗,不全是敌人,有时也是一面镜子;人生,不是和命运对抗,而是学会在无常中活得值得。

这些道理,我们好像都懂,但日子一长,就被琐碎的烦恼蒙住了眼。别人说读书没用,我们就怀疑自己手里的书;别人说生活太苦,我们就开始觉得一切都是灰的;别人说内耗毁人,我们就急着逃,却不想也许那正是心灵的翻译机,让我们读懂自己的困惑。其实啊,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换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那本在书架上静静躺着的小说,那段在深夜里自己对自己的对话,那次在苦日子里笑出来的瞬间——它们都是光,只是平时太忙,没注意到。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停下来,想起余华那句“我写小说是为了不被闹钟吵醒”。你恍然明白,原来努力不是为了冲锋陷阵,而是为了能有权选择自己的节奏。你想起王小波插秧时读的《变形记》,明白书不是逃避现实的洞,而是心里的泉,让你在最干涸的日子也不至于裂开。你想起倪匡拆桥取暖的故事,明白困境也会带你去到一片全新的天地。你甚至开始接受,内耗并不一定是坏事,它逼着你一次次推敲,一次次否定,再一次次超越自己,就像余华打磨稿子四十年那样。

当这些瞬间连成一线,你会有一种清晰的感觉: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多么波澜壮阔,而在于回首时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可能你也曾抱怨过命运不公,也曾在深夜怀疑自己,也曾羡慕别人走得轻松。但回过头看,正是那些苦与累,让你有了今天的眼界与心境。你会发现,所谓精神内耗,其实是心灵在试图找到出口;所谓挫折,其实是生活给你的额外课程;所谓努力,其实是为自己换来更多的选择权。

所以啊,如果你正陷在泥潭里,不必急着拔脚,先低头看看,脚下的泥可能正孕育着一朵花。读书时,不要想着它能马上改变命运,而是让它成为你心里的一盏灯;工作时,不要只是数钱,而是看看自己在累积怎样的本事;遇到挫折时,不要问“为什么是我”,而是想想“这能教我什么”;内耗时,不要急着逃跑,而是用它来打磨锋刃;至于人生,就走到哪一段,喜欢哪一段,别急着和未来算账。这样,你的脚步会轻一点,心也会稳一点。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活着》——余华著,作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