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我是这样的人”——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你只是想省点力气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你刚被一个朋友质问“你怎么总是这么慢”,你立马就回了一句:“我天生慢热啊。”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其实没有认真回忆自己所有慢下来的时刻,也没有认真分析这个慢是不是被动的、懒散的、防御的、还是内心里根本就不想靠近。你脑子里啥也没想,就只是,想快点给这个场面找个解释。你懒得再说了,懒得想那么多了,于是你就顺手贴了个标签。你说你慢热,是因为你懒得...

我贴标签的那一刻,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有没有留意过,你说出“我就是个底层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你脑子里啥也没想。不是在认真分析自己的社会位置,也不是在向谁解释事实。就是下意识地,用一个现成的词,把自己按进去了。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啪一下,从背后扣过来,把你整个人罩住。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被困住的同时,也像是终于“落了地”。不再漂浮,不再被不确定拉扯。哪怕这个位置不体面,哪怕这个名字听起来寒酸...

身份标签卡住了我

问:基于以上这个话题从若干方面采用mece原则进行深度探索。揭开标签背后的隐秘面纱。答:非常好,这个主题值得你花一整年的时间来慢慢拆解。你给出的那些标签——光头、中年、自卑、内向、程序员、基层员工、底层人、身体不好、不成功、比较穷……它们的共同点是:全都不是描述一个当下的“状态”,而是带着强烈“身份认领”的心理动作。而你已经觉察到那个“动作”是急促的、不假思...

我是个自卑的人,看清标签别后的诡计

有些时候,我们贴标签的速度比呼吸还快。光头、中年、身体不好、自卑、内向、程序员、不成功、比较穷、基层员工、底层人……这些词从嘴里冒出来时,你可能并没怎么想。就像是在确认天气、标记位置、打开一个熟悉的文件夹那么自然。它们不是思考后的结论,而更像一种条件反射。可你有没有停下来问过:为什么我需要那么快地给自己一个定位?我到底急什么?我是在找归属,还是在逃避?是在自...

你为什么急着认领这些念头和角色?

人为什么总那么快地说:这就是我。 我就是不擅长表达。 我就是一个感性的人。 我一向就这样。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话总在没有太多思考的时候说出口。 说得理直气壮,好像这是一种了解自己后的笃定。但其实,它更多是一种自动的反应,一种不愿意多想的捷径,一种急切地、几乎本能的认领。你不是因为想清楚了才认领这些东西。 而是因为害怕不认领它们的时候,你就会陷入一种难...

人是可以重新编程的

有些时候,你一开口就拒绝了别人。 有些时候,你看到一个选择就退缩了。 有些时候,你明知道再这样下去不对劲,却还是重复走了老路。你说:“我就是习惯这样了。” 你说:“我没想那么多。” 你说:“我控制不住。”其实你说得没错。 因为那根本不是你“决定”的,那是你身体里的某种自动反应。 你只是跟着走了。你的反应,早就被写进了程序大脑有一个能量守恒机制,它...

你扮演的角色,常常不是选择,而是为了求生

“我就是一个责任感强的人。” “我是个适合照顾别人的类型。” “我不能让别人失望。” “我从小就懂事。”听起来这些好像是你主动选择的角色,但它们未必是出于你的自由意志。它们更可能是在一个特定关系里,你被训练成的样子。你没有选择成为这样的人,你只是选择了在不被抛弃的前提下,活下来。你以为你选择了这些角色,其实你只是认领了那些被重复期待、被反复奖励、被潜移...

如果你不那么快贴标签,你也许会感受到一个你从未碰过的自己

人类最大的幻觉之一,就是以为给事物起了名字,就等于理解了它,以为可以描述一个状态,就等于能控制它。但你越是走近“语言”这个工具,越会发现它的边界感:它能说的很有限,但它让你误以为你什么都知道。你以为你说“我焦虑”,你就抓住了焦虑的本质。你以为你能把人分成“亲密”“冷漠”“有毒”,你就理解了他们的全部。但其实你只是在把某种你无法承受的不确定感,装进一个词里,贴...

你以为你在表达,其实只是情绪路过了你

当情绪涌上来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为:“我生气了”“我焦虑了”“我想哭了”。语气笃定,仿佛这就是事实本身。但如果你肯稍稍把目光从情绪本身移开,去看它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升起的,就会发现——你并不是那个制造情绪的人。你只是第一个认领它的人。情绪不是你创造的,它是你被“触发”的当某人说了一句话,你感到愤怒;当某个工作任务又延期了,你感到烦躁;当你一个人独处久了,你开...

小小的我建立起的“我”的幻觉也是出于爱的目的呀

问:那个小小的我他也是一片好心啊,也是因为爱啊,想保护自己,让自己肉体不受伤害,让自己心灵捕受伤害,所以他构建一个壳儿,这个壳儿叫“我”,他给这个壳儿设定了很多很多的边界,这不让做那不行,那些都是警戒线,目的就是让自己时刻警觉着不要触碰那些边界,因为有危险,但正是这些边界让“我”变得很小(心眼小,眼界小,格局小,占有欲强),或许我孩子的占有欲强也与此有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