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风没有来,雨也没有落,阳光甚至柔得像棉花,你却在心底涌上一阵莫名的愤怒。它没有理由,没有预警,没有对象。就像湖面平静之时,突然升起的一圈圈波纹,像从湖底有什么要说的话,透过水传来,却听不清它的语言。你没有选择压下它,也没有急于解释它的由来,而是让它在体内盘旋、发热、绷紧,让它成为你意识的一部分。这是觉知的一种成熟。当你不再急着归因,不再焦虑于“为什...
最高级的痛苦,是“你的”。不是最剧烈的,不是最惊天动地的,而是最贴身的。它没有颜色,也不一定有名字。它可能是凌晨四点醒来时的心慌,也可能是一通电话没接上的悔意,是走进人群时的自我疏离,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下的沉默。这种痛苦,没有谁能真正体会,哪怕你倾诉得再具体,对方也只能听懂轮廓,而走不到你的深处。世人常常以为,痛苦是比出来的,是等级,是重量,是大悲剧。但真正穿...
高维中的寿命,并非指一个人活了多少年,而是看他在每一瞬间承载了多少“真实”。有些人一生活了八十年,但回头一看,全是惯性;有些人只走了三十年,却每一步都清醒,像把生命揉进了光线里,洇在每一滴呼吸的水汽中。这才是我们要去计算的——不是日历上的时间,而是灵魂在时空坐标中的参与度与回响力。人常以“活多久”来判断命长短,但在更高的维度里,时间不是线性的日积月累,而是一...
“共时性”(Synchronicity)是荣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的一个深刻心理学概念,用来描述一种“有意义但无因果关系的巧合”。换句话说,共时性不是“因为…所以…”,而是某件事刚好在你心理发生某个状态时以极其贴切的方式出现在外部世界中,让你感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内外呼应”。它像是一种“心理之光”正好投影在“现实的幕布”上,彼此不在因果链...
过度理性,不是指一个人聪明、懂分析、善于推理,而是指一个人过分依赖理性控制来处理生活、情绪与人际关系,导致其身体、心理、行为甚至关系系统出现失衡。它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防御机制过度泛化后的失调状态,从功能角度说,它像是精神世界中的“偏食症”——只允许脑子说话,不允许身体和情绪说话。它不是一个标准精神病学诊断(如DSM-5所列的条目),但它确实是一种功能性障碍状...
一个家庭的重量,并不只在于柴米油盐的维系,也不只在于按时交出的账单与收入。它的真正承重之处,是那些不被看见的部分:当一个人把自己未曾长成的内心,交付给另一个人的期待时,风暴便悄悄埋伏在最安静的角落。有人说,经济独立之后就能成家;但一个孩子,即使住进了婚姻的屋檐,也无法凭借收入换来内心的成熟。这不是批评,而是天地运化的自然提醒:树有年轮,石有沉积,情感的承载力...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我看到弱者被欺负就特别愤怒,大概就是我小时候被父母高压管制,让我敢怒不敢言,我是弱者,他们是强者,所以我就特别愤怒,反弹就特别厉害。比如我老大欺负老二,我就会对老大很愤怒,可能揍他。老二欺负我们家花花(鹦鹉),给它浇了满身的水,我就特别愤怒,揍了它。以色列欺负一众小国家以及侵略伊朗我就特别愤怒,巴不得以色列去死。有些愤怒不是现在的你在...
当你轻轻翻开《山海经》,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不只是神怪与奇禽异兽的想象,还有一幅久远时代未曾散尽的气息。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东西南北不明的方位,那些鸟头人身、鱼身人面、三首九尾的图腾,其实都不只是文化边角的奇异符号,而是某种失落的整体感,一种未被现代地理学接住的宇宙秩序。许多人以为那是神话,是虚构,是古人的梦游文字。但如果你愿意在静夜中合上眼睛,让呼吸沉入心...
世界的未来,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归于中国,但这不是因为力量压倒,而是因为节气转回。就像一场漫长冬日之后的春风,悄悄地吹过干裂的山谷,没有声响,却让草木次第苏醒。人类文明走过了工业的爆发、资本的奔跑、技术的狂飙,如今疲惫地望向四野,发现真正能支撑未来的,不是更大的引擎,而是一种能安顿灵魂的秩序,一种可共处的深层节奏。这节奏,中国有。中国不是一个在边界里被定义...
生命像一条在晨雾中行走的小径,路边有花、有石、有草木沉静。你不知道前方何时会转弯,也不知道哪一刻会戛然而止。那一声骤停,可能是一纸诊断、一通电话、一次意外的跌倒;也可能是某天黄昏,你突然意识到再也走不动了。我们总以为自己握有时间的钥匙,可以决定方向、设定目标、延长旅程。可它从未属于我们,我们只是被允许经过——一段、一程,然后归还。对“突然终止”的恐惧,其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