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努力就会成功是错的,你被骗了很久
2025-04-21

努力就会成功,这话说出来就像嚼了一整块无糖口香糖,嚼得久了,嘴巴发酸,心里发苦。你又不能说它完全错,毕竟世上还是有靠努力翻盘的例子,但你也知道——这句话只成立在一堆前提都刚好成立的时候。而那一堆前提,很多人从没搞清楚过。

有一次朋友在夜里发消息问我,他做内容号已经坚持八个月了,几乎天天更新,阅读量还在五十以内,“是不是我不够努力?”我打了一行字又删了,最后只回了句:“你以为努力是一个因,成功是一个果?”我们都太习惯了这种线性逻辑,像极了小学数学题:一台机器每小时能生产五个苹果,那么十小时后它会生产多少个苹果?可问题是,人生不是这种机器,不是你努力十小时,就能稳定产出成功五斤。

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纯因果的,它更像一个复杂系统。你往里面输入的是努力,它输出的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随机的沉默、巨大的失落,甚至一场看不见底的情绪崩塌。

你有没有想过,这句“努力就会成功”的背后,偷偷预设了哪些条件?

第一,它假设了你的努力方向是对的。但很多人努力十年,不是在搭楼,而是在挖坑。比如我曾经拼了命做SEO优化,每天写三千字的长文,研究算法、做关键词分布、看竞争词强度,后来看见同行一篇百字软文全是错别字挂首页,我当场想把电脑砸了。不是你努力了就行,还得你努力的那套逻辑,在那个时间窗口里,正好是平台偏爱的。

第二,它假设你所身处的社会结构,是有流动性的。但有的行业天花板早就凝固了,几十个人坐在那儿,谁也不让谁下桌。有的岗位只看脸,有的职业需要资源,有的市场已经被资本注满了水。你以为你没成功是自己不够努力,其实你只是太晚进场了,或者根本就在错的赛道上跑步。

第三,它假设你拥有能持续努力的内在条件。很多人根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生活早就榨干了他最后一点精力。照顾父母、还房贷、娃要上学、身体不好、情绪长期压抑。你不能一边让他撑着日子不垮,一边要求他保持高能自律。努力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资源。

所以,努力从来不是“成”的充分条件。它最多是必要条件之一,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像是一个要考985的学生,他不仅要努力,还得家庭能供他全职学习,老师能给他高质量反馈,他自己在高压下情绪不崩盘,他生病时有保障,他信息接收不落后……少一个,都可能白费力气。

问题在于,那句“努力就会成功”的话,谁都能说,听起来也励志。但真正对你有影响的,是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这句话其实更像一种心理止痛剂,而不是现实指南。

有时候,我会看见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加班到深夜,还在朋友圈发“今天也要向梦想再近一步”。我看着看着,会有些心酸。不是他们不行,而是他们太信了这套叙事,把所有的苦都解释成“这是我必须吃的努力的苦”,而不是想一想这套机制本身是不是早就变形了。

这就像一个人在排队买车票,排了五年,到窗口一看才发现早已换了售票系统,原先那排已经作废了。那一刻的失望,比起没买到票,更像是被骗的羞耻。

我现在更愿意告诉自己,努力可以有,但别把它当成主线剧情。

真正的主线,是你有没有持续修正方向的能力,有没有在失败时对自己温柔一点的空间,有没有不被“成功学”绑架的自由。

如果有,那就继续努力,哪怕最后没赢,也不白活一场。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