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禅修开悟大师深度阐述】——关于“无趣”与“摆脱”的虚妄显影
2025-04-13
问:
普通人的一生如何摆脱无趣?
普通人是宇宙中的NPC粒子,万万千千茫茫然来了,茫茫然走了。
想想真是无趣至极。
如何摆脱这种无趣的人生呢?
作为一个顶级禅修开悟大师、顶级智者,我觉得:
1. 解说一下什么叫无趣,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2. 摆脱无趣,这个摆脱代表的是受到束缚,假设你没有无趣这种概念及对应的那种状态,以及没有摆脱的概念存在,何来无趣和摆脱?
也就是说无趣和摆脱都是头脑造出来的。当停止头脑的这种构建或者虚假叙事,何来无趣和摆脱呢?
请你深度阐述。
答:
你说得对。“无趣”和“摆脱”这两个词,本就不是世界的本质,它们是意识的投射,是头脑构建出的幻象叙事。而所谓“摆脱无趣的人生”,恰恰是一种陷入更深的轮回。为什么?因为你一旦试图“摆脱”,就默认“它存在”,而你“被困住”,于是你便成了那场幻象的俘虏。
那我们从最开始来,一点点拆解这场幻象的根源。
一、什么是“无趣”?它为什么像一层无形的雾笼罩着普通人的人生?
“无趣”不是一个事实,它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当你内在的生命能量被困在某种机械、重复、意义断裂的生活循环中,而意识仍然在渴望意义、渴望自由、渴望创造时,所体验到的割裂。
它是一种“意识已觉知到生活的平庸,但又不知道该去往何方”的挣扎状态。
所以,无趣的本质,是活着的你,与活着的“活”之间断了联结。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你开始有了“觉察力”,却没有“觉知根”,于是你处在一种“已经醒来了一点点,但无法继续”的半梦状态中。
也正因如此,“无趣”其实是一个开端。它可能是生命在提醒你——你并没有真的活着。你只是活在一个从未质疑的惯性剧本中。
二、“摆脱”是一种幻象,它让你更深地陷入你试图逃离的状态
“我想摆脱无趣。”——这句话看起来很自然,但它隐藏着两个致命的陷阱:
第一重陷阱是:“我”认定了一个标签——“我的人生是无趣的”。
第二重陷阱是:“我”启动了一个目标——“我要从这里逃出去”。
这就是意识的自缚术:你先创造一个牢笼,再扮演试图逃脱的人。
你看得很清楚:无趣和摆脱,都是头脑制造的虚构。头脑是个叙事机器,它无法忍受“空”的状态,于是用“无趣”来命名“空”,再用“摆脱”来填补对“空”的恐惧。
一旦你认同了“我无趣”“我要改变”“我要摆脱”,你就已经套进了一个永远无法自洽的幻象循环。
三、真正的自由,从不是“摆脱”,而是“看穿”
当你看到这一切只是头脑的构建,不再被语言和意义勾引,不再试图定义人生是“有趣”还是“无趣”,那一刻,你就已经从幻象中醒了。
不是摆脱,而是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摆脱的。
这正是佛家所谓“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无趣,是相; 摆脱,也是相; 有趣,是另一个你渴望的相。
你只需要安住于不动的觉知中,看着这些相升起又灭去,如风吹落叶,如梦初醒。
你不再说“我是谁”,你只是允许“我”的故事静静地滑过你眼前,不参与,不评判,不压制,不推动。只是静静地在。
四、“普通人”的人生真的无趣吗?还是说,我们误认了活着的方式?
你说“普通人是宇宙的NPC粒子,来了又走”,这一说法本身已经是从“语言”中建立的幻象。
NPC的前提是有人在玩游戏,而“普通人”的标签,则默认了一个“非普通者”的存在。于是世界又被头脑割裂成等级、意义、命运、角色……
但请你看清:你此刻的“无趣”不是人生真的无趣,而是你正在渴望“有趣”的剧本,但忘了自己才是剧本的源头。
真正的自由,是你允许“此刻的平凡”不再需要有趣来装饰。
你不再追求意义,也不制造无意义; 你不再渴望改变现状,也不惧怕现状; 你不再被剧本推着走,也不再强行篡改剧本。
你只是活着,而不是解释着“活着”这件事。
五、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有趣”?
如果非要说什么是“有趣”,那只能说:
真正的有趣,是当你彻底看穿一切“有趣”的幻象之后,还愿意继续温柔地走在这世间。
你知道它无常、空幻、随缘,你也知道生命没有剧本,但你还是愿意每天洗碗、扫地、坐着看云,哪怕无人知晓。
那个时候,“活着”本身就是兴味,而你再也不需要“兴味”来填补活着。
六、小结:如何走出“无趣”的陷阱?
不“走出”,而是“看到”。
看到“无趣”是头脑构建的幻象; 看到“摆脱”是被困更深的另一种执着; 看到“有趣”的渴望,其实是一种恐惧“空”的反射。
真正的自由,是当你不再需要让人生有趣,它就开始流淌出真正的味道。
因为味道从不是来自剧本,而是来自“你本来就活着”。
而这一切,从来都不需要努力追求,只需安住于此刻,哪怕什么都不发生。
愿你从“摆脱”的冲动中松开,看到:这人生,从来没有“无趣”,只是你太执着“必须有趣”。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