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误区】你为什么按照赚钱教程做了,依然没赚到钱?
2025-03-13
01 你以为自己在行动,其实只是“像”在行动
想象一个人站在健身房门口,认真研究每台器械的用法,看着别人挥汗如雨,然后点头自语:“嗯,我知道怎么练了。”
接着,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健身指南,翻开第一页,仔细阅读:“深蹲可以锻炼下肢力量,保持背部挺直,下蹲至大腿平行地面……”他读得非常认真,甚至做了笔记。然后合上书,满意地离开了健身房,心想:“今天进步了一点。”
你是不是觉得这很荒谬?但很多人学赚钱教程的方式,恰恰就是这样。
他们疯狂收集信息、研究案例、琢磨别人的成功经验,甚至可以给别人讲出一套完整的“财富增长逻辑”。但当你问:“你具体做了什么?”他会说:“我正在学习,我得先把所有的步骤搞明白。”
这就像站在岸上学游泳,反复回放游泳教学视频,却迟迟不肯下水。因为学习给人一种“进步的幻觉”,让人误以为自己正在做某件事。
真正的行动是什么?
不是阅读100篇赚钱教程,而是 让自己进入市场,让自己有被拒绝、被质疑、被挑战的体验。
如果你做的是短视频赚钱,那就别再研究“如何提高完播率”,而是立刻打开手机,拍一条30秒的视频上传。如果你做的是副业写作,那就别再纠结“怎么选题目才更吸引人”,而是直接写一篇文章发出去,看看有没有人阅读。
行动=真实的市场反馈,只有市场能告诉你接下来的方向,而不是教程里的“完美路线”。
02 你在寻找“无风险赚钱法”,却错过了真正的赚钱机会
世界上没有“0成本、0风险、0竞争、高回报”的赚钱方式。
但大部分人找赚钱项目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寻找“稳赚不赔”的机会。
于是,他们的筛选标准变成了:
有没有人保证这个方法有效?
有没有人已经赚到钱了?
会不会失败?有没有风险?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一边学习,一边不断换方向,总觉得“这个项目竞争太激烈”“那个项目需要的启动资金太高”“这个方向好像快过时了”……他们在寻找的是“无痛赚大钱”的方法,而不是一个自己能长期投入的赛道。
但现实是,赚钱就是一个“踩坑-调整-优化-迭代”的过程。你看到的那些赚钱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稳赚的方法,而是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踩了无数坑之后,才找到了自己的赚钱路径。
想赚钱,最重要的不是避开所有风险,而是找到一个你愿意不断优化、不断调整的方向,然后坚持足够长的时间。
03 你想赚快钱,但真正赚钱的模式,都是长期主义
这是很多人失败的真正原因。
他们一开始充满激情,制定详细计划,告诉自己:“我要每天更新内容,坚持3个月!”
但当第一个月过去,他们发现:流量很少,没人关注,赚钱遥遥无期……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赛道?是不是方法不对?”
第二个月,干劲下降,更新频率变低。
第三个月,彻底放弃,重新寻找“更容易赚钱的方向”。
这就是“短视心态”的典型表现。
现实世界的赚钱方式,99%都是复利模型——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微乎其微,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只要你熬过了那个“看不到收益的阶段”,增长就会加速。
举个例子,很多短视频博主,前100条视频的播放量可能只有几十,但当他们熬过了第101条,突然就有一条爆了,带来大量关注,接着后面的内容也开始积累流量。但99%的人,根本坚持不到第101条。
你想靠写作赚钱?那请先承诺自己 连续写100篇文章,不关心流量,不关心收益,只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你想做短视频赚钱?那就先拍100条视频,不问播放量,不管有没有人关注,只关注自己能否坚持输出。
长期主义的核心,不是“熬过去”,而是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强。
结语
赚钱这件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升级的过程。
你以为自己在行动,其实只是信息收集狂;
你以为市场上有“无风险赚钱法”,但真正赚钱的模式,都是踩坑踩出来的;
你以为赚快钱才是捷径,但真正能让人赚大钱的,都是“长期主义”。
如果你现在还没赚到钱,别去换赛道,别去找新的“躺赚方法”,而是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行动?我是不是真的给市场提供了价值?我是不是真的愿意长期投入?
别再等“最好的赚钱方法”,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愿意踏实干下去的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