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早大半年放开的德国,现在疫情结束了吗?他们是怎么扛过来的?

世界有风雨,先把心稳住再往前走。我端着一杯温水站在窗边,读到那篇讲德国“放开”的文章,心里像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原来人群的选择,多半不在“对与错”的二分里,而在“如何承受”的尺度里。文章里说,等啊等,“风头”过去再复课、再出门、再恢复,结果等来的是下一轮风更急、雨更密。这不是新闻,这是“无常”。《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祖宗把路写在卦里:当“否”...

防疫越是松动,越要警惕小心

放松不是结束,放松更需要小心。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在看见绳子松开时,以为危险已经过去。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危险不是在最紧的时候,而是在最松的时候。疫情三年,紧张时我们人人自危,出门戴口罩、消毒洗手,连呼吸都带着谨慎。可当政策一放,人心往往松懈,觉得可以肆意而行。可道家的智慧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松动之时,恰是风险暗暗潜伏的时刻。我想到《...

阳就是光,照亮2023:短暂的痛苦,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

把心点亮,短痛过后就是天明。我在阳台泡了一壶茶,冬日的光从云缝里落下来,薄薄的,暖暖的。我忽然想到“阳”这个字,阳就是光,阴便是云。三年里,我们仿佛住在阴里,走路要摸索,说话要停顿,连叹气都轻轻的,生怕惊动什么。如今一场病来去,我也像许多人一样,烧上去、退下来,再烧上去、再退下来;折腾三天半,好像《西游记》里取经路,翻一座山,又是一座山。可当体温安静到三十六...

没有“超前部署”,疫情会更加严重

真正的安全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提前的准备。人常常误以为,危险是突如其来的,但其实它总有蛛丝马迹。就像河水在上涨之前,必定有雨滴落在上游;就像风暴在袭来之前,必定有乌云慢慢聚拢。疫情亦是如此,它从未真正突然过,它早在我们生活的缝隙里留下了征兆。只是,当下的人们,总是喜欢用“安慰的话”替代“行动的手”,以为一句口号、一声呐喊,就能驱散病毒的阴影。可事实是,天地运行...

一线医护压力时刻:极限疲惫、艰难选择和可贵的信心

真正压垮人的不是病毒,而是心里的疲惫与选择。这篇文章写尽了一线医护的辛苦:防护服下的汗水,急诊室里病人和家属的呼喊,医生自己发烧了还要坚持上岗。它回答的其实不是“疫情如何”,而是“人在极限下如何面对自己”。为什么要在此刻写?因为当社会从管控走向放开,医院从防感染转向救生命,这个转折点最考验人的心力与格局。医护们站在最前线,他们的处境恰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

“鲁迅同款毛背心”爆火,这个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你想不到

“鲁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看似是一次简单的文创营销事件,实则折射出当下社会多重的心理与文化逻辑。它不仅仅是一件针织品,而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当代消费逻辑的符号。年轻人穿上它,不单是为了取暖或美观,更是为了在生活中寻找一种文化姿态和精神共鸣。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人们购买的不只是毛线织物,而是可以穿戴的文化意义。这件背心最初与鲁迅的形象绑定,背...

沙金乱象,良心被狗吃了?

近日,媒体曝光“沙金乱象”,表面看是电商平台监管不到位,实则是人心深处那点贪便宜、要体面的欲望在作祟。若只靠政策和执法,顶多是治标,不可能彻底。真正要让现象消散,需要同时从人心、文化和制度三个层面去看清。下面逐层剖开,平实说理,不失一点诙谐,让人能听得进,想得深。本质在于逐利与侥幸的合谋卖家盯着的是利润最大化,买家幻想的是花小钱也能显阔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音乐作为仪式悼念千百惠

人走了,歌还在,歌就是送别的路。这几年,每当一位熟悉的歌者陨落,网上不是清一色的“RIP”,而是同一首老歌被一遍一遍贴出来,像有人在夜里点起一盏一盏小灯。有人把歌帖在评论区,有人把歌放进循环播放,有人只写一句“又听回这首”,后面跟一个叹气的表情。看似随意,其实有秩序:先把歌放起来,再慢慢讲一段小事,讲当年在收音机旁的房间、在卡带吱呀作响的车里、在某个咖啡屋门...

《走过咖啡屋》,一个时代的记忆

当〈走过咖啡屋〉的前奏响起,许多人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像是有人轻轻推开一扇旧门,尘封的光一层层洒进来。奇妙的是,这样的反应并不需要复杂的音乐知识,也不靠技巧炫耀,它更像是一种生活反射:一段旋律,把人拎回到某个年代的街口、某张桌边、某次没有说出口的告别。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仍能如此有效?要解释这件事,得把音乐、心理与社会三层叠起来看。先说音乐的骨架。八十年代的华语...

消失500天后,李子柒回归!李子柒,可遇不可求,无人能替代!

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不靠技巧,只靠真实。李子柒的名字,在许多人心里已经成了一种符号。她的视频里,竹林深处的灶火,四季轮转的耕作,草木花果的气息,让无数人感觉到久违的安静与丰盈。她停更了五百天,再回归时依旧顶流,因为她所呈现的不是可以复制的套路,而是不可替代的生命力。文章中讲述她的成长与困境,写她与资本的博弈,也写她从零开始的坚持。表面上这是一个互联网现象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