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人自古都有卸甲归田”的情节。近日看李冰的《苏轼转》,东坡宦海一生,因为自身锋芒毕露和容不得不平的性格,以至于起起伏伏一辈子,心情抑郁不能解的时候,就会升起卸甲归田的退隐之意。而我自己,年纪越大,便越有了对老家乡村的眷念之意,常想,待我挣到足够的钱之后,就要回到老家去,建上一座庄园,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有鸟语花香,有猫猫狗狗,有...
教员说,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物质的生产活动在毛主席的《实践论》中,生产活动指的是人类通过劳动,进行物质生产以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的活动。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
下面是根据公开信息得到的一张以色列战争消耗的表格:数据项值每天直接损失2.46亿美元GDP总值(2022年)4985.4亿美元平均每天GDP13.66亿美元总人口965.6万平均寿命82.5岁哈瑞迪人口112.5万哈瑞迪工作人员14.1万哈瑞迪不工作人口98.4万其他工作人口426.6万总工作人口440.7万动员的兵力约36万人动员后每天GDP损失1.12亿...
这个号,专门记录闪现在我脑子里阶段性想干的事情,当然他们要么仅仅围绕着我的最终目标,50个矩阵公众号,1000万粉丝,要么是我一直以来想干而未干的事情及其分解目标。古语讲,天下大事作于细,天下难事作于易。话很好理解。 ...
梭罗《瓦尔登湖》-《生计》一节有一句话:谢天谢地,人身上还是有许多美德的,因为我觉得农夫堕落为工匠,其落差之大和引人注目的程度,并不亚于人被贬为农夫。没有对梭罗思想深度的理解,以及对上下文的熟悉,读这句话恐怕就跟天书一样,不知所云。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难怪《瓦尔登湖》名气如此之大,但却少有人领悟其每句话的内涵,并按着梭罗主义去践行的。现代人的思想...
近日,持续阅读,持续输出。16个公众号轮流更新。偶尔心情不好,思路阻塞的时候,就借助AI配合人工扩写、润色,计划在顺利推进。最大的一个感受,老老实实干就是最大的修行。自诩修行人,不是念经、打坐、冥想等才叫修行,沉浸其中去做事也是修行。今天认识一个广州的朋友,某储能国企的处长,他运营一个与他行业紧密相关的公众号,更新达7年,虽中间有断更,但陆陆续续坚持下来了,...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实践论》开首第一段。其中有些概念有待更加深入浅出的解释一下。以下是来自AI的解释:毛主席说“离开人的社会性”是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就是社会。我们的想法、行为和生活都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影响。...
两人都把写作当成内在生命冲动之最充分的满足。这句话来源于近日在读的一本《苏轼大传》。说的是苏轼跟他的一个朋友。中午跟同事吃完饭散步,聊起这本书,忍不住向他吐槽,看这本书还不如直接看东坡全集。为什么呢?整本书60%的文字在引用东坡或者与他相关联的人的作品,诗词歌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剩下的40%其中20%是对引用诗词的评点赏析,类似我们小时候读诗读词的...
38.9万字的《埃隆.马斯克传》,非常详细的重现了马斯克从小孩时期到50岁的精彩绝伦的半生。读这本书,启发很多,收获很大。见另外三篇:《将近6000字的埃隆·马斯克传划线笔记,超震撼》《马斯克,一个没有肚脐的人,将死于4月20日》《马斯克,一个没有肚脐的人,将死于4月20日 之二》尽可能拿到一手信息马斯克无论是在做决定,还是解决任何疑难问题的时候,...
马斯克传这本书将近40万字,看的过程中划线部分达6000字,既是文字的精华,也是思想的精华。字字珠玑。但凡悟透一点并身体力行,人生将大为不同。结合近日持续读梭罗。千言万语,其实大道至简。领悟其中之道,并顺着它所形成的势去生活,就是有意义的一生,甚至可称为伟大的一生。比如梭罗,比如马斯克。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反诘法就像在玩猜谜语的游戏一样。想象你和朋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