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瓦尔登湖》-《生计》一节有一句话:谢天谢地,人身上还是有许多美德的,因为我觉得农夫堕落为工匠,其落差之大和引人注目的程度,并不亚于人被贬为农夫。没有对梭罗思想深度的理解,以及对上下文的熟悉,读这句话恐怕就跟天书一样,不知所云。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难怪《瓦尔登湖》名气如此之大,但却少有人领悟其每句话的内涵,并按着梭罗主义去践行的。现代人的思想...
近日,持续阅读,持续输出。16个公众号轮流更新。偶尔心情不好,思路阻塞的时候,就借助AI配合人工扩写、润色,计划在顺利推进。最大的一个感受,老老实实干就是最大的修行。自诩修行人,不是念经、打坐、冥想等才叫修行,沉浸其中去做事也是修行。今天认识一个广州的朋友,某储能国企的处长,他运营一个与他行业紧密相关的公众号,更新达7年,虽中间有断更,但陆陆续续坚持下来了,...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实践论》开首第一段。其中有些概念有待更加深入浅出的解释一下。以下是来自AI的解释:毛主席说“离开人的社会性”是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就是社会。我们的想法、行为和生活都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影响。...
两人都把写作当成内在生命冲动之最充分的满足。这句话来源于近日在读的一本《苏轼大传》。说的是苏轼跟他的一个朋友。中午跟同事吃完饭散步,聊起这本书,忍不住向他吐槽,看这本书还不如直接看东坡全集。为什么呢?整本书60%的文字在引用东坡或者与他相关联的人的作品,诗词歌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剩下的40%其中20%是对引用诗词的评点赏析,类似我们小时候读诗读词的...
38.9万字的《埃隆.马斯克传》,非常详细的重现了马斯克从小孩时期到50岁的精彩绝伦的半生。读这本书,启发很多,收获很大。见另外三篇:《将近6000字的埃隆·马斯克传划线笔记,超震撼》《马斯克,一个没有肚脐的人,将死于4月20日》《马斯克,一个没有肚脐的人,将死于4月20日 之二》尽可能拿到一手信息马斯克无论是在做决定,还是解决任何疑难问题的时候,...
马斯克传这本书将近40万字,看的过程中划线部分达6000字,既是文字的精华,也是思想的精华。字字珠玑。但凡悟透一点并身体力行,人生将大为不同。结合近日持续读梭罗。千言万语,其实大道至简。领悟其中之道,并顺着它所形成的势去生活,就是有意义的一生,甚至可称为伟大的一生。比如梭罗,比如马斯克。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反诘法就像在玩猜谜语的游戏一样。想象你和朋友在一起...
这是一篇长文,37.9万字,8天总计13小时58分阅读时长的部分精华浓缩在本文中,值得你花点时间读下去。读完了《马斯克传》,超震撼。古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今有生子当如马斯克。今早,我妈把我昨天发的一篇文章《10年100个小目标》发家人群里,并发了段话,大意是没有达成的目标或过于高远的目标,不要到处张扬,愿望就得埋在心底才灵。最后加了句,气死了,附了个表情。我妈...
毛主席的《实践论》已经读了11遍了,这是第12遍,感觉还跟隔着一层纱似的,并不能完全掌握其精妙,并指导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于是决定借助CHATGPT将《实践论》中一些不太理解的,或者未接触过的部分给补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动机诞生的,将着力解决一个问题,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前的唯物主义到底是怎样的?正文开始:在马克思之前,唯物论已经存在,但不同于马克思主...
之前列过一个想实现的目标,找不到了,再加上那个时候列目标并非扣问内心后得出的答案,过上一段时间有些目标就不想实现了,比如跳伞,蹦极,类似这样的,我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一时冲动之下定下的,大概率后面会放弃掉。今天为一个专门写目标实现的公众号更文,不知道写啥,具体来说是这些个目标要么太具体要么太虚幻,导致自己左右不定。于是,我定下心,边静坐,边叩问内心,我到底喜...
梭罗说,哪怕是在纬度这么高的地方,获取必须的食物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人吃的东西可以像动物那么简单,而且还能保持健康和强壮。梭罗用他生命两年的时间,亲自验证了这个结论。人要活着其实很简单。这也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乞丐和流浪汉一样。明明可以去餐厅做个服务员或者到物业应聘一个保安,哪怕是花百十来块进点货摆个摊,就可以维持住自己的生计的,为什么一定要乞讨和捡拾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