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创办学堂,16年后怎样了?

在父母最关心的教育困境里,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我拼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最好的老师,孩子却依然焦虑、抗拒学习?知乎上有人问过,底下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教育的真相不是“填满”,而是“点燃”。今天我就结合日日新学堂的故事,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经典观点,告诉你背后的关键。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2006年,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冬青,放弃了...

985退学,放弃过万工资,我花7年考上清华

在年轻人最关心的奋斗与出路里,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有人宁可退学、放弃过万的工资,也要孤注一掷地花七年考清华?知乎上有人曾提过类似的问题,底下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清华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某些人证明自己命运可改写的“符号”。今天我就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经典观点,以及沈添洋的故事,告诉你其中的关键。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说过:“人类最深切的渴望,是被重视。”一...

专访黄灯: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命运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

在年轻人最关心的教育与命运里,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依旧觉得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知乎上有人提过类似的问题,底下一个高赞回答说:“因为努力并不能完全对抗制度和环境的筛选。”今天我就结合教师黄灯的访谈、经典理论和真实案例,带你看清背后的关键。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这种焦虑已经变成一代年轻人的共鸣。学历通货膨胀,考试越来越卷,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我们...

一个家氛围好不好,看孩子吃饭的样子就知道

一个家庭的氛围好不好,看孩子吃饭的样子就能明白。我常常觉得,餐桌就是一面镜子。孩子夹菜的动作,是轻松还是拘谨;孩子咀嚼的表情,是欢喜还是沉重;孩子能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决定了他在家中有没有被看见,被尊重。吃饭看似小事,却承载着一个家庭最深的关系流。佛经里说“一切唯心造”,饭菜本无是非,孩子吃得舒不舒坦,全在大人心意。家若温柔,饭桌就是欢聚;家若压抑,饭桌...

AI辅助解答3道小学5年级的数学题

下面用五年级也能看懂的办法,把三道题一步一步讲清楚。——题目1计算: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想法:把它们都换成分母 64 的分数,这样好加。1/2=32/64,1/4=16/64,1/8=8/64,1/16=4/64,1/32=2/64,1/64=1/64。把这些相加:32+16+8+4+2+1=63。所以总和...

你只关心自己飞得高不高,可曾想过父母过得好不好

父母的老去,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我们在外奔波,盯着远方的高峰,想着飞得更高一些,再高一些,却常常忽略了,家中父母正一天天走向迟暮。文章里的作者,以故乡好友父母的故事为起点,把一代人共同的盲点揭开:我们以为父母总会在那里,以为他们的健康与笑容理所当然,以为有“以后”可以慢慢陪伴,但事实是,人生从不等人,父母的衰老和病痛从来不会为儿女的梦想延缓半分。于是,这篇文字...

耶鲁教授: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难形成健全人格

一个孩子的童年若被过早透支,长大后很难拥有完整自由的人格。我总觉得,童年应该像一片草地,孩子能在上面随意奔跑,能摔倒,也能大笑;能出神地看天上的云,能用手捧一把泥巴。当童年还是童年的时候,孩子有力量去试探世界,有空间去感受自己。但当童年被过早填满了作业、补习和考试,被父母焦虑和竞争裹挟着推着走,那些原本属于他们的呼吸和自由,被一点点剥夺了。外表上,他们或许成...

ChatGPT之后,教育向何处去?

教育的未来,不在题海,而在心海。当ChatGPT闯入课堂,闯进书房,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慌乱。有人说它会毁掉孩子的原创力,有人说它会拔高公平的门槛,还有人担心它会让教育彻底失去方向。但这篇文章背后真正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用”,而是“教育究竟为何而存”。如果教育只是记忆知识点、机械做题,那它的价值确实会被ChatGPT轻易替代;如果教育是点燃心灵的火焰,...

有钱人拼命给孩子规划,普通家庭拿什么兜底?

孩子的人生不能被完全规划,却能被温柔托底。很多人以为父母的职责,是拿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把孩子的人生路径从小学标到博士,从舞蹈班标到奥数班,再从重点中学画到一线名企。但事实往往更像一个“三体系统”,哪怕起点的偏差只是一粒尘埃,几年之后的结果就能差得天壤之别。你以为孩子会走在你画好的直线赛道上,可他却突然拐了个弯,踏上另一条你从未想象过的路。于是我们焦虑,富裕...

放弃“鸡娃”,中产父母去泰国陪读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是逼他们奔跑,而是陪他们慢下来。在国内的大城市,父母们似乎都裹挟在一股名为“鸡娃”的风潮里。孩子要报最好的班,上最强的学校,参加最卷的比赛。父母的焦虑从清晨睁眼到深夜入睡,从群里的作业打卡到各种考试排名。但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孩子真的更快乐了吗?父母真的更安心了吗?越来越多的中产父母开始觉醒,他们发现,自己的拼命和孩子的辛苦,并没有换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