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没有发朋友圈了。有时候是懒,有时候是怕。怕别人看出我的生活没有表面那么从容,怕分享的东西太“琐碎”显得自我感太强,怕被误解,怕被轻视,怕被忽略……怕得太多,到最后索性什么也不说了。可是我曾经很爱发朋友圈的啊。去菜市场买了一束特别便宜的花,也会兴奋地拍照;孩子的涂鸦画得莫名其妙,也忍不住配两句解说发出去;甚至一个落日、一杯手磨咖啡、一次深夜的失眠,都觉得...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太擅长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人。可又实实在在地,每天都在工作,甚至为工作焦虑,为未来担忧,为收入不稳心跳加速。常常在凌晨两点想,如果明天不用上班,我会不会感觉轻松一些。但真到了假期的第一天,我又空了,慌了,像一个被抽走了重力的人,悬在空气中。我确实想要钱,想得很实际。我不是贪婪,而是累了。累于看菜单时还得计算;累于爸妈病了不敢往好医院送;累于...
我以前总以为,人生应该是线性的,一步一步向前,直到走到某个叫“意义”的地方。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你走着走着,会迷路,会走回头路,也会原地打转。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方向本身就不清楚。迷茫不是一种错,它只是提醒你停下来,问问自己,往哪里去。我在很多个晚上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尤其是感到生活有些空、有些疲惫的时候。那种感觉像是在推一辆永远跑...
有些时候,我的好脾气其实是假的。不是装出来的,是压出来的——用力压着自己那些本能的反应,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害怕让人不舒服,也害怕自己不被喜欢。我总是先问:“对方会怎么想?”却很少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被误解,第一反应不是去解释,而是想是不是自己表达得不够好;被打断了,也会反省是不是说得太多了;明明被冒犯了,却还是下意识地笑一笑,把情绪吞下去。后来...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是一点风吹草动就整个人崩起来了。可能只是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我还没点开看,心里就自动生成了最坏的场景:是不是领导不满意我哪个方案?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又要加班赶项目?我脑子里很快就开了一个会,有无数版本的“完蛋了”在争先恐后地排练。这种时候真的挺疲惫的。好像并不是事情本身多严重,而是脑子自动把“可能的事”当成了“正在发生的事”,接着一整个...
我没有等钟声响起,也没等日历翻页,某天中午吃完饭忽然觉得,这半年好像是被拖着往前走的。不是没努力过,也不是没计划,但就像被雾压着走路,一步都走得很慢。有时候你不是真的懒,而是身体和心已经同步疲惫。就像旧电脑系统卡顿,内存满了,却又舍不得清除。我不想等什么重大转折才开始调整自己,我现在就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每天醒来先喝一杯温水,哪怕只是睡前十分钟不看手机。以前...
今晚加班到十一点,出了地铁站,一个人沿着人行道慢慢走回家。路边的灯有些昏黄,风是热的,脸上的汗一时没干,又有点要出新的意思。忽然想起那篇文章里说的,“在没人下功夫的地方精雕细琢,找到增值空间”,我愣了一下,像被什么轻轻敲了一下心口——有点疼,但不是坏的那种疼。说真的,我一直很怕那种“无声淘汰”。就是你看起来每天都在忙,消息秒回,文档准时交,群里也不落下互动,...
有时候,人在某个年纪忽然会开始对“改命”这两个字格外敏感。不是说真的想逆天改命,而是你隐隐感觉——再不转弯,再不收拾自己,就真走不动了。以前我总觉得那种说法很悬,听起来像什么修仙文的开场白。但现在年岁到了,生活的实感沉下来了,我慢慢懂得,有时候你不是真的命不好,你只是太久没有停下来照一照自己,看看问题到底在哪儿卡住了。前几天读到关于曾国藩的一篇文章,说他一生...
我小时候其实不怎么理解,大人为什么总是那样省吃俭用,饭菜不舍得倒,衣服补了又补,一根牙签都要用到最后。后来慢慢长大了,尤其是开始工作、能自己买东西、请父母吃饭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有些东西,不是钱的事,是观念的事,是一种刻进骨头的惯性。你花多少钱他们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你怎么敢花得那么轻松,好像没经历过苦日子一样。前几天看到那个“牛肉面母女”的视频,说实...
有些关系,一开始就错了。但我以前不知道。我还以为,是我不够努力,是我不够温柔,是我哪句话没说对,是我没有让人感觉舒服。可现在我明白了,是我一开始就让别人太容易靠近我了。我什么都给,时间、情绪、心事、建议,甚至自己的耐心。我不给别人设置任何门槛。我以为这是善良,是懂事,是“为别人好”。现在回头看,更多的是自我价值感太低。人是会被“易得”绑架的。你让一个人随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