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一定不要让自己只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封闭世界里

一个人越在意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就越容易被困在很小的世界里。在老家的酒席上,看着长辈们谈论着村里谁家来没来,谁给了多少钱,谁当时说了哪句话得罪了谁,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被困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他们一生的波澜都在亲戚邻里之间,一句话一句话反复回味,情绪起伏随着小事被拉扯,让人心生唏嘘。这并非指责,他们也无可选择,但当我想到自己,想到曾经那些深夜失眠的瞬间,我...

一定要频繁地、大量地记录自己,记录真的能改命!

频繁、大量地记录自己,是改命的根本性习惯。当我在安静的黄昏里翻开之前写下的文字,会突然感受到时光的厚度,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忧虑和愤怒,在此刻看来只剩下柔软的笑意,而那些不起眼的小幸福却闪闪发光。这便是记录真正的意义,它让时间不再是无声流过的河水,而是一条可以回望、可以指引前路的路径,让我们在有限的一生里有机会真正看见自己、改变自己、成全自己。记录不是炫耀和展示...

《长安的荔枝》:没事翻翻这3句话,生活、工作会顺很多

懂得“和光同尘”,才在复杂的人际场中稳住脚跟。人活于世,难免身处局中,工作中做项目、拉合作、谈客户,若只想着自己单枪匹马成就功业,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触碰到别人的利益,产生无形的阻力。李善德本可靠自己算学精准、规划细密,将岭南荔枝运至长安,但若没有官场同僚的配合、上层大人的通行支持、各关卡人员的默契放行,即使最完美的计划也会在现实中寸步难行。人在江湖,行事应懂得...

以自我为中心,和利他,分开做到的人最牛逼

真正的成长,是能够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勇敢满足自己的需要。我在夜里常常会回忆起那些一起奋斗和流汗的场景,也会记起那些朋友们在深夜饭局上挥洒的笑声和突然的安静。生活教会我的一课是:当一个人能够分清何时需要照顾别人,何时需要照顾自己,他的心会更稳,脚步会更轻盈,而情感也不会内耗。许多看似温暖的人际交往,其实往往藏着互相消耗的陷阱,而最健康的关系,是不依赖互相牺...

《长安的荔枝》:人性的本质是,你越做事果断、我行我素,越有人欣赏你;你越是老实、善良、心慈手软 ,就越有人欺负你

清醒的善良,比盲目的善良更有力量。在《长安的荔枝》里,李善德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不争不抢,不惹是非,日复一日将自己的职责做得圆满,却在毫无防备时被推向生死边缘。善良不是错,错在善良中没有力量。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会被安排去做最难做的事;一个习惯退让的人,会被当成垫脚石,任由他人踩着向前。真正有力量的善良,是懂得在温柔里生出锋芒,是懂得用正直守住底线,用智...

29岁摄影师,靠写作实现收入翻倍,我终于明白:你以为的捷径,其实是最大的弯路

真正的捷径是持续修炼内在的能力,而非寄希望于外在机会的一次抓取。我站在29岁的门槛上,看着自己这一年的转变,看似只是从摄影到写作的跨越,实则是从外求到内省的一次完整迁徙。曾经以为努力拍摄、不断更新器材就是进步的全部,直到有一天发现,即便拍得再好,也难以吸引到真正长期且愿意为价值买单的客户。当作品只是影像,它只能留在硬盘里,唯有当作品被看见、被感知、被理解,才...

回到初心,老老实实干,不走捷径

唯有回到初心,老老实实去做,才能在浮躁的世界里稳住自己的心与路。这世间最安稳的事情,便是人心安顿在清白里,步伐踏实在当下里。多少人走着走着,便在繁华与诱惑中迷失了本来的自己,把短暂的浮躁当成捷径,把投机取巧当作聪明,却不知真正的圆满与踏实,只能从真实努力里长出来。当一个人能够在风雨纷乱中仍旧守住最初的愿望,那一颗心便是安定而清亮的。我常在夜深人静时想起那些初...

有条件的话,富养老婆,富养女儿

真正的富养,是让她们既能平视贵重,也能自在使用便宜,以内在稳重和自由应对世界的繁华与诱惑。我逐渐明白,富养并非堆砌物质,也不等于奢侈浪费,而是让她在接触足够好的物质时,不被物质左右心境,不因贵重而自卑或炫耀,不因简单而自惭形秽,保持自然心去穿越生活的起伏与喧嚣。真正的富养,是让她在体验过足够多的美好后,能在穿帆布鞋的日子里,依旧笑得自由且不怯场。男人真正的奋...

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认知就远高于常人?

真正让年轻人认知超越常人的原因,是他们内心先有安定,安定生智慧,智慧又回馈给行动以穿透力。常常见到一些年纪轻轻却极具洞察力与创造力的人,他们说话不急不躁,做事干脆果断,遇事不慌不乱,待人温和而有分寸。他们的时间并没有比别人多,却能在有限时间里做出更精准的选择与高质量的创造,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定。定,不是外在的清净,而是内在的清醒与安稳,如深水无波,能映照万物...

为什么有人年纪轻轻,思维认知却远高于常人?

真正让年轻人认知远超常人的原因,在于他们持续高质量使用“暗时间”。我常常在清晨醒来时,会看见一些年轻人已经完成了晨跑,读完了当天的晨间笔记,甚至完成了半小时的深度学习。这不是为了追赶所谓的鸡血早起打卡,而是在他们心里早已默默生根的一种节奏感:时间有限,生命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于真正让自己生长的事情上。他们并不是单纯地比别人更努力,而是在别人无意识虚度时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