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读书越多的人,内耗就越少

读书多的人不是不会痛苦,而是更有办法穿越内心的漩涡。情绪太满的时候,我会反而沉默,像一只瓷碗,装不下了就要裂开。那时候没有人可以倾诉,不是因为没人听,而是连自己都讲不清楚。只是觉得心里太吵,想停一下,但日子不等人,手机不停震,外面世界在催你“振作一点”,可身体里那个最想被听见的声音,始终哑着。后来是翻到一句话,“读书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看见”。那天阳光正好...

写给很累的你:真正拖垮一个人的,是心力不足

真正拖垮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压力或失败,而是耗尽心力之后那种无声的放弃。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真正让你动弹不得的时刻,并不是任务太多,也不是挫折太大,而是你坐在桌前,什么也不想做,眼前的字一个一个地晃,像水面上的光,晃得你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其实你不是懒,也不是不想努力。你只是在心里偷偷崩塌了很多次,外面看起来还站着,可是里面早就蹲下了。你还在准时打卡,还在回...

清华教授:2024下半年,我们为什么要保持乐观?

积极是一种责任,不是一种气氛。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说着“没必要强颜欢笑”的人,其实已经很久没有真的笑过了。他们不是不想快乐,而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快乐,好像只有苦大仇深,才符合这个时代的气质。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越来越悲观,聊天记录里的句子越来越短,连发语音的人也少了。不是大家不愿意分享,而是每个人都越来越怕,怕说出来的情绪不被理解,怕自己稍微一乐呵,就被误...

高段位的狠人,巴不得这世上都是草台班子

高段位的人,从不指望世界靠谱,而是擅长在乱局中攫取筹码。这个世界当然有很多草台班子,随处可见,躲不开,也改变不了。什么岗位都有混子,什么行业都有尸位素餐的人。他们混迹其间,仿佛能一直得过且过,像杂草一样,没人清除,就一直生长。很多人看不惯这一切,觉得凭什么这些人能混得风生水起,而那些真正下苦功、讲专业、肯负责的人反而被压在角落?是的,凭什么呢?可现实就是这样...

我不建议你「无条件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从来不是“算了”,而是“我还在走”。有时候人在低谷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烂透了,不配被喜欢,不值得原谅。心里明明也知道“接纳自己”很重要,但听见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反而起了反感,好像对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是的,这种时候,“无条件接纳自己”这句话听起来特别像一句空口号。它太干净了,干净得像悬浮在半空中的一句标语,没有触碰过现实,没有沾染过...

低能量,正在拖垮你

低能量的状态不是懒惰,是身体和心灵发出的求救信号。有时候并不是不想做事,而是整个人像卡在某个隐形的断层里,提不起劲,也没有动力,就算睡够了、吃饱了,还是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的,脑袋像是泡在雾里,身体则像是被什么钝重的东西压着。我后来意识到,这种状态其实跟阳光很有关系。连续几周没有见太阳的日子,特别容易让人情绪低落。像是缺了一块电池,整个人都在省电模式里过活。你不...

张朝阳:在中国长大耽误太多时间

中国孩子在成长的前二十年里,几乎没有时间去认识自己。回头想,小时候确实没太多选择。家里对我的期待只有一句话:成绩好,就能有出路。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紧紧的,早自习前起床,晚自习后回家,脑子里转来转去的就只有公式、单词和排名。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目标几乎都写在卷子上,谁提起“你长大想做什么”,都会觉得那是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不是不想回答,而是没人教我们怎么去想这...

心里的垃圾,不要倒给任何人

把情绪随意倒给别人,只会让自己更孤独。一个朋友在咖啡馆里坐了快一个小时了,面前那杯美式几乎没动。我看着她,眼神漂浮不定,脸色苍白,手指在咖啡杯的把手上绕来绕去。她轻声说,前两天实在绷不住了,和公司组长抱怨了几句,说最近真的有点顶不住,工作、孩子、母亲身体又出了点状况。组长开始还安慰两句,后来越来越冷淡,最后干脆没回应。“我知道不该说。”她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学...

写给很累的你:你不是焦虑,你是害怕不确定性

你不是焦虑,你是站在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有些夜晚我会突然醒来,像从一个黑乎乎的湖底浮起,心跳得有点快,嗓子也有点干。睁开眼什么也看不见,但我知道,是一种情绪先把我叫醒了,不是梦,也不是生理反应,就是一种沉在心底的、无法言说的紧张感。那种感觉不是害怕什么具体的事,而是一个巨大的“我不知道”,它张着嘴,像要吞掉我接下来的每一步。白天的时候我还能装作没事,继续...

毛姆10条人生清单,有钱有趣早清醒

尽早清醒,承认自己喜欢金钱与自由,是成熟的开端。有时候反复想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没有白过”这一生?不是功成名就的那种标准,而是那种内心不觉得亏的状态。后来读毛姆,慢慢有些明白:一个人,得自己活过,得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干脆利落去过那样的生活,哪怕不惊天动地,也不算白来一遭。毛姆那种对人性毫不掩饰的坦白,是我这几年最佩服的东西。他从不羞于说自己喜欢钱,喜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