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来路清白的自食其力,好过任何的纸上谈兵

一个人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日复一日地靠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我常常在走夜路回家的时候想起这一点。那个时候周围全是昏黄的路灯,风有点凉,脚步声清清楚楚地落在水泥地面上。也没有谁陪我,也没有谁等我,但我知道自己并没有一无所有。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日子,那些挣得不多的工资,那些一顿一顿算着吃饭的钱,那些咬咬牙撑过来的月初和月底,全都是我一个人撑下来的。没...

人在社会上要修两个本事:见得了别人好,也见得了别人说你不好。

真正的成熟,是能不动声色地承认别人的好,也能不慌不乱地听见别人说你不好。人活在社会里,绕不开别人。走在人群里,你没法一直只看自己,也没法永远要求别人看你时眼神柔和一些。人和人之间,总归是要相互比较的,你喜欢的,别人也许早就拥有;你在意的,有些人根本不放在心上。说到底,人不是孤岛,是处在流动和摩擦之间的东西。这么一来,能不能接受别人的好,和能不能扛住别人对你的...

人就是概念、定义、认知的集合体。

人就是一套不断自我修正的概念与认知系统。每天醒来,脑子里那些陈旧的词汇、标准、判断像旧家具一样摆在那儿,不动也不问我意见。它们不是我选的,但它们决定了我怎么看人,怎么看世界,也怎么看我自己。有些是小时候学的,比如“要乖”“要听话”“成绩就是价值”;有些是后来被生活压出来的,比如“人靠不住”“别指望感情能解决问题”。这些东西像一组内建程序,一启动就运行,不需要...

有时候,努力,反而是此路不通的一个信号。多数时候,你需要的其实不是更努力,而是顺势而为。

努力不一定通向出口,很多时候,顺势才是方向。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努力了,甚至是在咬着牙撑着,可事情却没什么起色。并不是没有用心,也不是不够投入。只是那种用力的感觉,像是在一扇锁死的门前反复撞击,每一下都更用力,但门却纹丝不动。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不够努力的问题,而是方向根本不对。更大的力气,并不会自动带来突破,它只会让撞墙的伤更深一点。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坚...

总把“想改变”挂在嘴边的人,往往只是想得好听一点

真正想改变的人,嘴上从不反复念叨“我想改变”。他们通常是沉默的。像夜里悄悄起身的人,收拾包,关门,不吵醒任何人,直接走了。反而那些总在说“我真的想变一变”“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的人,说出口的那一瞬间其实已经获得了一种短暂的心理补偿。不是来自改变的那种深度满足,而是一种浅浅的慰藉,就像拖欠太久的账突然说了一声“我知道我欠你”,听上去诚恳,其实没打算还。这一句话...

人这一生,多数情绪都是自选题

选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解脱。活着的每一天,都会遇见情绪这个东西。它不是突如其来的闪电,更像是房间角落里多出来的一张椅子,坐与不坐,其实都取决于你自己。有时候你看见它放在那儿,就误以为非得过去坐下,然后就陷进去了,像被卡在沙发缝里那样,不疼,但也出不来。很多人活得不快乐,其实不是因为真的有多少麻烦,而是他们太认真地对待了那些本可以放过的事。别人随口的一句玩笑,...

每一天都需要确定的一件事是:自己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自己是最珍贵的。

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存在。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某种励志标语,但它其实不是在试图鼓舞谁。它只是个事实。不是因为某个心理学派说要增强自尊,也不是因为生活很难所以需要这种念头来安慰人,而是因为,除非把人当成可以随意替换的功能单位,否则每个人的存在就天然带着这种不可复制性。不只是外貌、声音、指纹这些表面差异,而是那种你每天醒来感受到的、只能用你自己的方...

被自由照亮的中间地带

真正拥有自由的人,往往停留在权力和财富序列的中段,而非极端的两端。越往上走,表面上看是资源多了,决策权大了,但其实束缚得更紧了。职级越高,责任也越大,每一个选择牵动的人和利益都成倍增长。一个决策层的眼神,一个迟疑的措辞,可能就意味着整个部门的动荡。所以哪怕深夜回家,脑子里还是在重演会议上的每一句话,琢磨哪个词说得不够精准,哪个表情让谁误会了。别人以为是掌控局...

情绪,是留给自己最锋利的一把刀

真正伤人的,从来不是话语本身,而是背后那一瞬间没被看住的脾气。脾气这个东西,总是来得很快。像一团忽然着火的热气,从胸口往上顶,顶到喉咙,顶到脸颊,顶到眼角微微发红,然后就会有话冲出来。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真性情”,其实只是失控。真正的性情中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什么时候只是忍一忍,而不是忍不住。发脾气的时候,人是不讲逻辑的。他讲的不是事,是气。...

精神内耗的人有一个特点:极度负责任。

精神内耗最深的人,往往是那个最怕误事、最怕拖累别人的人。他会把很多本来不该他担的责任,一股脑揽过来。有时候不是谁要求他这样,只是他自己下意识地就觉得,如果别人出了问题,是不是自己也有一部分没顾到位。别人忘了汇报工作,他会先自责是不是自己前几天提醒得不够;小组里有人迟到了,他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前一天说话太严肃影响了气氛;项目延期,他明明只是个普通成员,也会想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