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认真回顾过那些你以为是“自己做出”的重要决定?选工作;换城市;离开一个人;还是咬牙坚持一段路。你当时以为那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自由意志,但几年后再看,会不会觉得那根本像是“某种东西”在推动你,你只是“被完成”了那个决定?这是我们今天要直面的问题:意愿究竟从哪来?是“我”产生了意愿,还是“意愿”决定了“我”?我们先来捡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你坐在沙发上,突然想...
很多人以为“我在思考”,以为“我在觉察”,以为自己是意识的主宰。可你有没有认真停下来问过一句:意识真的是“你的”吗?那你能决定它什么时候出现吗?你能控制它不胡思乱想吗?你能预测它下一秒会想起谁,会想起什么场景吗?如果你真的掌控着意识,那么为什么你每天都要对抗它?焦虑不是你想要的,恐惧不是你想要的,回忆过去的羞耻片段不是你想要的,幻想未来的灾难不是你想要的。你...
你有没有发现,真正让人失控的,从来不是表面那一阵情绪的爆发,而是你以为自己“控制住”的那一部分。压抑下去的,不再提起的,早就习惯性跳过的,那些沉默的、不哭的、不争的、不说痛的情绪,才是你生命中最深的漩涡。你不碰它,它却从不放过你。我们对情绪最大的误解是:以为它是坏东西,是洪水猛兽,是需要“调节”和“处理”的。于是你开始学会转移注意力,练习正念冥想,告诉自己“...
如果你不再自我介绍,不再说“我叫某某,是一名XX,从事XX行业”,你还剩下什么?如果你脱下社会标签、性格设定、情绪偏好,甚至是名字,你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存在?你是否敢直视这个剥去一切之后的自己?如果“我是谁”不是一个用来定义的句子,而是一个必须用整个生命去回应的提问,那你是否愿意成为那个提问本身?这个问题太古老,也太新鲜。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打开它:从婴儿凝视...
你有没有怀疑过,那个“我在想”的我,究竟是谁?又是谁在看着那个“我在想”的我?我们总以为意识是我们随时可控的资源,是一个可以随手调动的脑中电流,是工具,是武器,是通向自由与成就的通道。但你有没有想过,意识可能并不是你拥有的东西,而是你正在被它“拥有”。这听起来像一场悖论。你越是想控制你的意识,它越是游离不定;你越是想聚焦,它越是散乱;你越是试图思考,它反而制...
你曾经是不是这么说过:“我不想被束缚”;“我想财务自由、情感自由、时间自由”;“我想做自己、活得随性、不为他人所累”?这些句子听起来像风一样的宣言,像写在青年人的诗歌里,像贴在房间墙壁上的口号。但你有没有问过自己,那个你以为是“自由”的状态,到底是真正的拥有,还是仅仅是在躲避某种内在的责任感?很多人说,他们要自由。他们说,工作太累,是因为不自由;爱情太苦,是...
我们常听人说,人性就是自私的。你听久了,点头;你受过几次伤,也开始附和;你看到冷漠、背叛、功利,就更加坚定地告诉自己:“人,靠不住。”这句话一旦住进你心里,就像一枚钉子,把你钉死在防备的姿势上。你开始不再热情,不再真诚,不再期待,也不再主动靠近。你以为这是成熟,其实只是悲观在伪装理性。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停一下,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说“人性自私”,到底是指谁?...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对一个人动了心,却下意识后退;想倾诉自己的痛苦,却咽回了喉咙;朋友对你示好,你却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另有所图”;被人夸奖时,你表面笑着,心里却嘀咕“他可能只是敷衍”。你不是不渴望被理解被靠近,而是太熟悉被伤害的感觉。太多次了,信任成了伤口,真诚变成软肋,靠近变成警报。你于是说服自己:信不过任何人,才是最安全的姿态。可我们可以停下来,问一个...
我们得承认,很多人说“我信你”,其实不是信,而是一种交换。我信你,所以你得对我好;我信你,所以你不能出错;我信你,所以你要永远待在我可控的剧本里。一旦这剧本稍有偏移,信任就立刻变成受伤的理由,甚至变成最锋利的武器:“我那么信你,你怎么能这样?”我们活在一个越来越难以信任的时代。人际关系充满变量,平台算法随时变脸,商业合作不断撕裂,连社会规则都在不断重写。在这...
你有没有试过,那种几乎本能地想控制一切的冲动?对方说错一句话,你想立刻纠正;孩子不按你规划的路线走,你就着急;朋友没按时回复消息,你就脑补各种“是不是我哪里惹他不高兴了”的剧情。你以为你在合理安排,其实你在透支神经。你以为你在掌控人生,其实你在被控制欲反向奴役。我们得承认一件事,大多数人对掌控的执念,不是出于理性判断,而是出于情绪性的恐惧。不是因为你真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