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益卦: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当时机来临时,珍惜机缘,恭敬承接,以清净诚心去行动
2025-06-29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传:

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世间万事,常见人们求益而不知益之本义。初九所言“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其意在提醒,在天地初动、时势方生之际,君子若能把握大作之机,以恰当方式启动事业与行动,便能顺势而为,收获大吉而无咎害。而“无咎”的根基并非在于外境是否顺遂,而在于此人是否在大作之际持守正心、行于正道,不妄取一分不该取的利,不滥施一分不应施的力。

天地间每一次变化都有其序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时的节律;潮涨潮落,月圆月缺,是自然的律动。君子应当于四时之序中察觉大作之机,而非执着于己意的妄动。若时未至而急于行动,便是拔苗助长;若时已至而犹豫不前,便是坐失良机。真正的“利用为大作”,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起,是在心念明净中看清当下可行的路,怀着恭敬、谦卑与审慎而踏出步伐。

初九爻居下位,正是初动之时,最宜施以大作,却需深怀元吉之心而不生妄念。天地之大作无非在于滋养万物而不自居功,养育百姓而不主宰其命。君子为大作,若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成全道义为心,则动而无咎,行而常吉。若为私欲而动,为贪取而行,则虽起大作,亦必生祸患,终究如夏虫饮沧海,难得其甘,反自困于水深火热之间。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即提醒君子在初动时,内心不可生骄矜,不可自恃功业,不可轻忽稳健。所谓“下不厚事”,是提醒人应当以轻盈之心启动行动,不以沉重之欲缠绕步伐。若内心过度执着于成败得失,行动便会变得沉重而生忧患,稍有不顺便怨天尤人,稍有得利便狂喜乱形,于是本来可以安然无咎的道路,也会因执着而生出祸患。

《易》之精妙,正在于它时时刻刻引领人守中、守诚、守正。大作之机,往往带来财富、权力、地位、声誉等外在的益处,然而外在之益,若不能与内在德行相应,则如河水决堤,虽奔腾浩荡,终将泛滥成灾。唯有在行动时持守诚心,心无邪曲,方能使行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论是为国家社稷而行大作,抑或为家族事业而行大作,都应当先照见自心,问一句:“此行是否正乎?是否符合天时乎?是否惠及众生乎?是否保全自身诚心乎?”若能一一无愧,方可无咎。

大作之时,更当知“损益”之理。时当损时应当先舍,舍短期之利以换取长远之益,舍局部之私以换取整体之和;时当益时应当善用,得益而不失谦退,丰盈而不失节制。此中便是“利用为大作”的深义。天地运行无有停息,四时更替无有断绝,大作亦非一次行动即可完成,而是在每一个微小当下的坚定中累积,于看似平凡无声的日子里生发。在安静中酝酿,于行动中播种,于持守中成长,于润物中见功。

初九正当大作的时机,但也是最易动心之时。世人常在初得机遇时兴奋难抑,容易因一时热情而投入超出自己能力或德行所能承载的行动,结果反因“厚事”而生咎。明智的君子,则知何时该轻装上阵,何时该审时度势,何时该徐行稳步,以确保行动不偏离正道,心不迷于利欲。真正的大作,从来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在正当的时机、以适当的力度、走在正当的道路上。

当你明白“元吉无咎”的本意时,便不会害怕行动的艰难,也不会畏惧大作的风险,因为知道自己并非凭妄念而动,也非为私欲而行,而是顺应天时,乘着德行而起。天地未曾畏惧雷电交加,未曾嫌弃风雨交作,未曾害怕大地震动,因其无所私欲、无所执着,便能在雷雨中孕育万物,在震动中更新大地。君子若能效法天地,无论是在困难处还是顺境中,都能心安无惧,无怨无尤。

初九在益卦的起点,提醒着每一个在初始阶段准备起步的人:当时机来临时,珍惜机缘,恭敬承接,以清净诚心去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时刻观照自身是否偏离正道,是否被私欲裹挟,是否在损益之间保持平衡。若能做到如此,便是“元吉无咎”,于天地之间立下脚跟,于社会之中行得端正,于家国之间成其善功,于内心之中得其安宁。

大作不在一时热烈,而在于终身不悔;行动不在声势浩大,而在于日日真实;收获不在得失多少,而在于心中无愧;修行不在形式华美,而在于内心安静。如此行走世间,便能以轻盈之身,行无碍之道,做天地间恰如其分的事,得天地之助而无咎,收心中之吉而无悔。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