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时心不苦,益时心不乱,天地之道自然在行住坐卧间流转无碍
2025-06-29
天地运转不息,从无刻意求取,从无执意舍弃,却时时损益交替,阴阳互根,成全万物而不居其功。山岳不因风雨来而拒绝侵蚀,草木不因寒暑至而停下生长,河流不因石障阻而停息流动,云雾不因日照照而失去聚散的自由。损时则损,益时则益,天地之间自有一股自在从容的气息,流转在四时节序,流转在草木山川,流转在每一次呼吸与沉默之间。
当人心中存着诚心看待损益,便不再畏惧损时的收敛与节制,也不再贪图益时的丰盈与扩张。损时,如冬藏万物,如秋收敛华,收回外放的锋芒,回归内在的澄明,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内心轻盈澄澈,让行动不滞不碍,留出空间以等待下一次的生发。益时,如春绽万物,如夏繁盛百花,让内在积蓄的力量得以舒展,让积累的善意得以分享,让真实的行动得以扩散,让温暖的关系得以滋养,润泽自身亦润泽他人,丰盈周遭亦丰盈自己。
天地在损时从不怨天尤人,在益时从不狂喜忘形。春夏秋冬,晨昏昼夜,潮起潮落,皆是损益流转。雨落在枯地是滋养,落在洪水泛滥时是损伤;阳光洒在寒冬是温暖,照在炎夏过久便成炙热;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盈虚损益正是生命流动的节律。当人在损时心中生出排斥,在益时心中生出贪恋,便如逆水行舟,徒生劳苦;若能在损时安住澄明,在益时守住谦和,顺应天时而行,损时心不苦,益时心不乱,天地之道自然在行住坐卧间流转无碍。
损益之道重在与时偕行,时未至而妄求益,易陷贪欲之网,欲得反失;时未至而强行损,易成刻薄之气,未损已伤。春日当播种而不可急于收割,夏日当耕耘而不可懈怠怠惰,秋日当收成而不可贪婪拖延,冬日当收藏而不可执着妄动。损与益并非死法,乃是随时随境之机,心若安于道,便能在损时减轻执念,在益时不生骄矜,让损成为丰盈的准备,让益成为圆满的结果。
损与益常在一体两面中显现,父母养育子女,自己减少时间与精力,换来子女的成长与安稳,这是“损己而益彼”,但本质上也是圆满的益;子女孝养父母,花费自身财力体力时间,换来父母晚年安乐,也是“损己而益彼”,而孝心圆满自心,也是无形的益。真正的损与益,本无彼此之分,当心中带着诚心,行动带着真实,损与益只是顺应天时流转的不同姿态,损时心如止水而不苦,益时心如朗月而不浮,如此便能体会天地的圆融。
君子行损益,贵在无偏私之心,无执着之念,无恐惧之虑,无贪取之求。有时家业当省缩以渡难关,有时公司当舍利以安众心,有时身体当节食以养健康,有时关系当退让以成和谐,这些损未必是坏事,而是春耕秋收之间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时机会到来应当大步而行,有时机遇临身应当主动承接,这些益亦未必是贪取,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理所应得的收获。
若在益时能够不生贪恋之心,于收获中保持谦卑,于丰盈中保持节制,于外在成就中保持内在安静,于关系掌控中保持温柔尊重,于财富获得中保持分享滋养,于能力增长中保持教化育人,于强大中保持仁爱,于成长中保持回馈,如此之益,不是自私之益,而是天地间恰如其分之益;若在损时能够不生怨恨之情,于减少中保持清明,于舍弃中保持欢喜,于困境中保持希望,于收缩中保持静定,于挫折中保持韧性,于失落中保持觉知,于放下中保持自在,于收回中保持平和,如此之损,不是枯竭之损,而是天地间应时应机之损。
损与益不过是天地自然的呼吸,收与放不过是大道运行的律动,真正重要的是行损益之时,是否带着真实,是否怀着诚心,是否顺应天时,是否安于当下,是否清楚觉知。心安于道,损时不怨,益时不喜,顺境不躁,逆境不悲,得时知行,失时知藏,动时知止,止时知动,生时知死,死时知生,天地大道不过如此,人生修行不过如此。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