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卦:初六:往蹇,来誉;遇阻回归内心笃定的礼物
2025-06-28
初六:往蹇,来誉。
象传:
往蹇来誉,宜待也。
初六“往蹇,来誉”,说的是在行动时遇阻停顿,心中若能放下执念,转身回头,反而获得赞誉。真正值得体会的是,它提醒你:当路途未通时,硬闯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若能适时止步,回身观照自身,因势修整,天地便会为你留下余地。世间的困境,多是在提醒你暂缓步伐,让你有时间看见自身内外是否调和,让你有机会修养内心,让你的脚步与天地时机同步。
蹇难的出现,有时并非让你去战胜它,而是让你看清自己的内心动机。当你想要前行时,若察觉到路上的阻碍已经明显超出你的承载力,那不是命运在与你作对,而是让你暂时停下来,好让你看清下一步是否合时,是否合道。此时若心怀急躁,只想强行突破,那结果往往是耗尽力气而无功而返。若能安心接受当下的停顿,把这段时光当作修心养性、静观自省的时刻,你便会发现停下来的意义远大于不断地走动。
“往蹇来誉”的“誉”,并非是外界的虚名,而是来自天地与内心的认同,是在困境中修正自己、整合自己之后,心中那份无声的笃定。因为你并未因为眼前的障碍而浮躁,也没有因为停顿而生出怨恨,而是在不动中看见了自己的不足与心念的偏颇,坦然去修正它,静静地等待时机的变化。这样的静守,让你在外界看来似乎是退却,却是生命节奏真正与天地合拍的时刻。
“宜待也”,这三个字道尽处世修身的智慧。待,不是拖延,也不是被动,是深知当下不可行时,能够自觉停步,将更多精力用于观察、反思、积蓄和完善自己的德行与内在的能量。人若懂得在行动受阻时能够停下,便能在心中腾出空间来反观自己的欲望是否急切,方向是否明确,步伐是否稳健,动机是否正直。如果在遇阻时只知道急着破局,只知道外求解决方案而不自省,那无论外界如何改变,你依旧会在同样的关口跌倒。
人有时对顺利的期待过重,遇到阻碍时便心生烦躁,想要立刻冲破眼前的险境。殊不知很多时候,所谓的险阻,是天地在告诉你,时机尚未成熟,或者你的力量尚不足以承载更大的行动。你若一意孤行,便是逆天而行,结果往往是身心俱疲而无所成就。若能安住于当下的阻滞,知止而后有得,知待而后有进,你便会发现,这段静止与等待的时间,其实是天地在为你预备下一次更顺畅前行的条件。
等待,是修心养性的过程,也是验证你内在定力与信念的过程。若你在等待中依旧焦躁不安,便是心未稳,德未固,志未明。若能在等待中保持清明的觉知与柔和的耐心,不急不躁而暗中自省提升,那么当时机来临时,你便能如水顺流而下,如风应势而行,而无需再费力争取,反而会在无为中有为,在顺势中成事。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这样的“往蹇来誉”,不同的是,有些人看似勇敢地在困境中不断尝试,却始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而有些人懂得在遇阻时停步修心,等待风向的转变与自己的成长,当风向转动、自己已具备相应的德行与智慧时,他们再次出发,便能行得稳、行得远,内心安宁,步伐坚定。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中遇到暂时性的阻碍时,不必急着去打破它,也无需立刻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先安顿好自己的心,让内心稳定清明,让思考变得深入,让自身具备承载未来顺流而行时的稳健与从容。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停顿,而是带着深度觉察与温和的内省,让自己在等待中不断调整与修炼,准备好在天地真正张开路径时,能够与时机同行。
蹇的时刻,也是“真修”最有效的时刻。它能让人看到平时快步前行时看不见的细节,让人听到平时喧嚣中听不见的内心之声,让人发现自己隐藏在急切追求背后的贪念与恐惧。在这份发现中,你会慢慢地放下无谓的执着,放下急切的期待,让心沉静下来,让视野开阔起来,让行动变得简单而有力。
当你真正理解了“往蹇来誉”的道理,你会明白,外在的困境只是表象,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内在的偏执与急躁,是那些被恐惧和欲望推动的执念。若你能在受阻时暂停下来,去观察、去体会、去清理,你便会在这段困境中获得真正属于你的礼物,那便是内在的沉着、清晰和坚定。这种内在的礼物,比任何一次短暂的成功都更宝贵,因为它会成为你此后面对更大局势时的定海神针,让你即便处在动荡与变局中,也能稳住心神,找准方向,走出自己的路。
“往蹇来誉,宜待也。” 是在告诉你,当你被困境挡住脚步时,并非是走投无路,而是让你有机会在沉静中看见自己的真实状态,让你在等待中完善自己,让你在修行中获得真实的力量,去迎接下一次属于你的风起云涌。天地从未真正阻挡你的前行,它只是以“蹇”的方式,让你学会了安住当下,让你在停止中明白顺势而行的重要,让你在等待中学会信任生命中自有的节奏与安排。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